志愿者在钓鱼岛海域投放20块象征中国主权的石碑,人员没有再次出现险情
本报讯(记者 段宇宏 刘仝保) “目前,大部分人员已经身体疲惫,但没有出现危险情况。保钓船只正以10节(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向厦门海域方向返航,估计在17日早晨8时到达。”昨晚,记者从保钓活动新闻发言人李南处得到这一消息。
昨日下午1点,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会长童增飞抵厦门,他告诉记者,此行是去处理相关事宜和迎接返回的保钓志愿者。
据了解,保钓船在遭日本军舰夹击后,船上人员在钓鱼岛以外约3海里的地方,将象征中国主权的20块石碑投放在钓鱼岛海域,投放的确定方位是东经123度17分,北纬25度40分处。
“这意味着中国通过民间形式,第一次就‘钓鱼岛问题’向日本、全世界宣示主权取得了成功。”民间保钓联合会常务会员周文博说:“登上钓鱼岛与达到岛以外12海里的海域意义基本相同,因为岛岸向外12海里的地方就属于主权整体了。”
周文博介绍:“按照国际法,界碑抛出后的50年之内,只要国家承认即为有效。”
童增告诉记者,前晚8点左右一度失去联系的保钓船到昨天零点才再次发回消息:除了船老大脸部和手背受伤,一名志愿者腰部扭伤外,一位名叫尹冬明的志愿者因不适应海上生活,不能进食,身体十分虚弱;另外,保钓船的尾部被日本军舰撞凹下去一块。
据悉,民间保钓联合会常务会员冯锦华、顾问吴祖康和日本侵华受害者高雄飞等人也将从各地陆续抵达厦门。童增表示,大家都会去码头迎接返回的保钓志愿者,下午将召开一个总结会。
“出发前,保钓志愿者都睡在常务会员李义强的网吧里,明天晚上,大家将住进当地的丽轩酒店。”童增昨天下午在电话中说,“后天一早,保钓志愿者各自回家过年。”
昨日下午,日本驻华使馆向记者表示,东京方面已经知晓相关情况,并转达了日方的强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