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报道:日本《产经新闻》12月19日在其报道中称,中国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三幅照片“因不符合历史事实被撤换”。“日本学者认为这些照片不符合事实,通过日本外务省向中国通报了研究结果,照片随后被撤。”
《产经新闻》煞有介事地说,这三张照片中,一幅“被带走的慰安妇”在南京被攻陷之前就已出现,曾经在1937年11月10日出版的日本杂志《朝日图片》上登载过;另一幅照片“在空袭中被抛弃的孩子在哭泣”则是中国抗日战争电影中的一个场景,电影拍摄地在上海,曾经被美国《生活》杂志转载;第三幅照片“被日本兵残杀的婴儿”在朝鲜的近代史教科书中出现过,被认为是被强盗杀死的朝鲜婴儿图片。一些日本学者指出,这三张图片都不能被证明符合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12月21日,王锦思在联合早报网发表《最好能对南京大屠杀照片真伪进行说明》一文,写道“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马上提出抗议,表示自去年12月13日开展后,没有撤换任何一张照片。但是没有就这三张照片的真伪进行说明。”这种置事实与不顾的说法,是令人深思的。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网站上看到,12月20日,该馆馆长朱成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这三张照片逐一作出解释: “被带走的慰安妇”图片出自一九三八年七月当时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编纂的《日寇暴行实录》,文字记载为在苏州及江南一带被驻地日军凌辱的妇女。《产经新闻》上“农作归来的女人和孩子被送回家”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出现:战争初期,百姓惊慌,农民无心下田劳作,照片显示冬天景象,田中基本无农活可干。这说明双方文字标注出入很大。
他表示,“在空袭中被抛弃的孩子在哭泣”曾在《日军从上海杀向南京》展览中展出,画面是一个小男孩坐在上海火车南站地上哭泣,并非是在南京,也没有在南京大屠杀历史展览中出现过。
而对于“被日本兵残杀的婴儿”一照,朱成山说,他进馆十八年,这张照片十多年前就不展览了,近期被撤的说法很荒诞。
朱成山说,日本《产经新闻》所说三张照片在该馆从来都是作为战争背景图片对外展出,从未纳入南京大屠杀历史展览范畴。
由此看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方面已经做出正面回应。
而“在空袭中被抛弃的孩子在哭泣”照片原题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的照片。是在1937年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当时任职于美国赫斯特新闻社的中国摄影记者王小亭拍摄。当年他在现场目睹:一个满身是血的幼儿坐在铁轨上号啕大哭。于是,他用最后一点电影胶片拍下了这一瞬间,这些胶片,画面放出来只有十几秒,于是他截取其中一个镜头,成为这幅震惊世界的照片。被认为是美国在1855至1960年间发表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照片发表后引起国际反应,美国对日本杀戮无防御能力的男女老幼一事提出抗议。这就激怒了日本人,诬蔑他的照片是假的,并悬赏通缉他,王小亭被迫携家逃到香港。该照片也根本不是如日本《产经新闻》称“则是中国抗日战争电影中的一个场景”,而是1937年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中的真实写照。
日本《产经新闻》称中国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三幅照片“因不符合历史事实被撤换”其实质是曲解史实,偷换概念,希望通过否认部分历史的办法,从而达到否认整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目的。需要警惕的是,在中国国内有些专家学者打着研究中日关系的招牌,与日本右翼相互呼应,替二战后日本某些人企图否认侵略罪行讲情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