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说到日本,讥笑者有之,厌恶者有之,崇拜者有之,愤恨者有之,欲除之而后快者有之,但是日本就在中国的眼前,在国观大讨论特讨论“美特”之类的时候,却没有想过,那是一个距离我们太平洋遥远的国家,而日本就在我们眼前,与我们领土交界。
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复合型
中华民族,是近代才产生的一个名词,但是实际上,中国确确实实是依靠着文明,而非血缘关系聚集成的国家,这一点恐怕出乎很多“皇汉”的意料范围,中华民族是复合型民族,这种复合型体现在种种方面,一是民族始终不处于单一状态,几乎任何时候,都有多种民族的存在,但是汉族为主体。二是中华民族既不是单纯的农耕民族,也不是单纯的游牧民族,但是以农耕民族为主体。三是政治权力既不是绝对的皇权,又不是民主机制。三是中国的文化传播的媒体,既不是统一的,又不是分散的,而是在文字方面的统一和在语言方面的分散---一个北京人听广东人说粤语,基本上和听日本人说日本话的效果没多少两样,而普通话显然是现代的发明,古代是没有的。
这种复合型社会的发展既有地理方面的原因,又有人为的因素。地理方面的原因是由于中国处在一个相对于比较封闭的地域,四面一直被有效地切断。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而中国的古代统治者还生怕不够隔绝,造就了举世无双的长城用来防御
而中国又是一个温带国家,丰沛的雨水适合于耕种,在世界文明几乎都处于蒙昧状态的时候,这种农耕民族的优越性很容易表达出来,显然的,只有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脑力劳动者脱离体力劳动,从事文化活动。
由于丰沛的雨水和较为富饶的土地,中国自一开始的人口就较之西方更多,汉朝时期的人口比整个罗马帝国所有的领土上的人加起来还多,这种优势在面对外来文化侵袭的时候显得不可动摇,而不像欧洲受到日耳曼入侵,或者中东地区受到穆斯林入侵,改变了当地的文化。
人为方面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西周末期,秦国崛起,秦始皇重新统一了天下,西周各国的文字,度量衡等等其实并不相同,自秦始皇开始,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使得中国自秦朝以后始终保持着文化上的高度统一,这种统一一直持续到现在,秦始皇的出现使得中国避免了如同像欧洲一样的分裂,一般来说,相同的文字更能带来亲和性,比如说美国和英国等国组成的英语世界一样。
人类的性格总是由连续不断的历史形成,变更,或者毁灭的。而历史恰恰是由固定的和特殊的偶然事件构成的,其中中国的地域性是固定的,不变的,决定了中国的人口的庞大性,决定了中国的封闭性,而偶然时间是类似于秦始皇的人为性事件,种种的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东西加载在一起,构成现在的中华民族的性格的组成部分。
费了很大的口舌讲述这一切,就如同讲述法律方面的法理问题一样,当你懂得法理,有些东西就不言自明了。在一个文明辉煌到顶点的时候,必然会有两个反映:一是把文明再推进到一个顶点。二是把文明永远的保存下去。显然的,对于第一个条件,中国并不具备,因为中国并非海洋国家,而是不折不扣的大陆型国家,从这方面说,大陆型决定了海洋探索的热情远不如那些岛国,农耕民族为主体的特性也使得中国对于贸易不是很感兴趣,这使得古代中国缺乏产生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古代中国有过郑和的壮举,也有国宋朝时代发达的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很快就消亡了,这不是一个蛮族部落的干涉导致的,而是必然的。
那么只剩下一种途径了,永远保存这种辉煌到顶点的文明,中国人创制了许许多多到现在依然被遵守的社会规范,以儒家为主体,其他各家并存(又是一个中国特色),其中从儒家的学说建立起来的政治结构,最稳定而最容易保持帝国的活力,它的等级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等级结构被用到中国任何领域,包括中国的外交,社会和政治,从外交来说,中国是宗主国,是领导者,附庸国是藩王,是朝贡者,从社会来说,父亲是家长,其他人处于父亲的领导下,从政治上来说,皇帝是领导者,至高无上,臣子是被领导者,要求服从。#p#分页标题#e#
这种形态实际上类似于划圈子的做法,一个大圈子套着一个小圈子,每一个人都竭力在小圈子内生存者,并且每一个人都企图变成一个圈子里面的领导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终于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那么讲究关系,每一个公司都是一个圈子,每一个行政单位就是一个小圈子,每一个家庭也是一个小圈子,而你的家庭相对于你的家族来说,是圈子的一部分,每一个省是一个圈子,每一个城也是一个圈子,每个圈子里面的人都竭力争取上位,成为领导者,这并不是我的抽象的理论,而是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地方,在中国,每一个地区的行政长官都必须为这个地区谋福利,所谓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理解这个,就能理解中国政治的很多方面,为什么老说地方政府这个那个的,为什么老说有地方保护主义,武汉的出租车永远是富康,上海的出租车基本是桑塔纳。
所有的,中国人身上的优点和毛病,几乎都能从客观方面--地域性,和主观方面---历史的偶发事件找到证据,而其实历史所谓的偶发事件,也是建立在客观方面的基础之上的。
中国人复合型的人格,用法学的理论说,自由,正义,秩序,都可以找到两条不同的线路,而这两条不同的线路是绝对矛盾,以自由为例,中国人认为国家利益至上,但是如果拿到私下说,则是个人利益至上,从官场上说,国家行政机关表现出正义,我们在人大会上尽可能的说好话,但是私下却很少认同,我们制定了秩序,并且要求执行秩序,却又往往执行不下来。
如果你能理解这种“拿到桌面上说”和“私下说”的分别的话,你就明白为什么中国会又特殊的“潜规则”了,我上文已经写过,中国的文化存在主体文化--其他文化,就如同上面所说的主体是儒家,但是其他各派则在不同的领域占据一定的地位一样,官场上,我们说儒家,但是私下,我们可能用墨家的方式解决问题,我们对上级,对领导说儒家的话,在真正的做事上,不得不夹杂使用黄老之术,我们小心翼翼的不去触动主流,在主流的掩盖下去做一些非主流的事情。
儒家一直,并且到现在依然是主流思想,其他思想只能影响,而非改变儒家,几千年的思想企图在一场“革命”之下就彻底摧毁,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你能清楚这个,你会更明白中国会有一些在其他国家看来不可思议的事:
比如说村民自治,为什么不是乡自治?中国有家族,宗族的传统,但是家族不可能延续到县,所以中国的县不是自治的
比如说很多北京人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中央--地方
凡是你看到所谓的中国人的优点或者缺点的时候,不用自卑或者自豪,那仅仅是中国人性格的一部分,是几千年来中国人身上背负的历史的一部分的再现。
中国人性格的产生和变更遵循着这么一条线路:
地缘决定---》雨水,粮食产量---》更多的人口---》更大的国家,更具备抗击打能力--->需求更稳定的结构---》儒家符合这种结构
同等来说,日本和中国最大的性格差距,其根源在于地域,其表象在于文化,日本处于中国的东方,相对来说,日本更加封闭,尽管在某方面来说,日本相对于中国,就如同英国相对于欧洲大陆,但是两者还是有绝大的不同。
日本相对于英国来说,更加封闭,因为日本和大陆的距离是英国与欧洲距离的5倍,对于古代来说,日本极少遭遇入侵,日本拥有这种距离使得日本可以从容的拿来各式各样的文化为自己所用,而又不产生任何的威胁,包括古代从中国拿来的,和现代从西方拿来的。
日本是一个岛国,在古代一直是非常贫瘠的国家,如果有人看过大河剧,就会看到时常有一些没有穿着裤子的人,这不是日本电视剧的恶搞,而是非常符合历史的,日本不产棉花,日本的土地也不肥沃,日本经常遭遇地震,台风等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如果日本人是中国人的性格的话,那么恐怕很难在岛国生存了。#p#分页标题#e#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日本人很酷爱一些在中国人看来华而不实的东西,比如说没有几片叶子的茶道,极小块极小块的日本食物等等。冬天从来不穿着厚实的棉衣等等(日本人关节炎病发率很高),尽管现在日本已经非常富裕了,一些过去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
当一个公司还处于小公司,很弱小的时候,你作为公司总经历,会怎么去做?答案:借鉴其他公司的成功经验,尽量少做无谓的争执,船小好掉头。小公司在借鉴到成功的经验,可以迅速的崛起,因为没有历史包袱,也可能迅速的掉落,因为没有历史的沉淀。
日本也是一样,当天皇号召参战的时候,全民参战,当天皇号召停战的时候,全民放下武器,日本在发展期间经不起无效的,长期的争议,日本需要的是迅速的学习,迅速的转型,因为贫瘠的土地如果不能行动够快,只有死路一条,使得日本民族不可避免的带来一定的凝聚性,极端性。
欧洲人有时候很惊讶一个日本人为什么突然的发那么大的火,并非日本人善变,而是这个日本人已经压抑了很久了。
从一些方面可以表现日本与中国的不同,也就是所谓的单一性和复合型的不同,某些文化,尽管出自同一块土地,却在两地被分别不同的理解,日本的遣唐使带去了日本所需要的文化,却把这种文化极端化,以等级制为例,尽管在中国也是有等级的,但是实际上中国人并非把这种等级观念极端化理解,即使是太史公在写《史记》的时候,也写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类的词句,太史公是对这些农民抱有一种感情的---尽管他们的身份极为卑贱,而实际上在中国,由于王朝的更迭频繁,使得“等级”变得极其不可靠,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粉碎了加载在贵族身上的最后一块布,任何人,只要能考上科举,就可以飞黄腾达,在中国,这个等级并非是绝对的。
而在日本,同样的等级制度,却要严苛的多,日本学习了等级制度,却忘记拿去科举制。
而历史最嘲讽的是:明明为培养优秀官员的科举制,在培养出来的官员方面,日本的官员至少在廉洁上不逊于那些中国官员,这可能真是历史的玩笑吧。
等级制使得日本产生一系列文化的怪现象,比如说“制服控”,日本人极其喜欢制服,这个喜欢并非中国人理解的护士服,空姐服等等容易引起性幻想的东西,尽管这些制服也是来者不拒,而是确确实实的很喜欢制服,制服代表一定的身份,社会地位,以及归属感,尤其在古代,制服更是身份的象征----抗日战争中,很多日本军官喜欢拿着华而不实的指挥刀,效果和制服类似。
尽管中国人也很喜欢社会地位,也很喜欢等级制度,但是如果你看到下面的情景:一个极其豪华的轿车,停在一个精美的别墅旁边,下来一个穿着睡衣的胖子,踢着拖鞋,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嘟哝者:“上那啊……”,这个人一定是中国人。以反制度,藐视规则的做法来凸显自己的身份----强大到可以藐视规则的地步。
极端性是对日本民族的最好的诠释
他们是最懂礼貌的,但是他们杀人放火还感觉自己有道理。
他们是最爱国的,但是他们如果投降了就毫不迟疑的为盟军指路,画出最详细的日军结构图。
他们是最能打仗的,但是一旦投降,立即服服帖帖。
他们对于长官的命令是绝对执行的,却在二战屡次发生下克上。
他们会视西方人为蛮夷,却在败仗之后立即脱亚入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