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人们十分关注的东亚地区合作相比,有关中日印战略性合作的建议不能不说是一个能够多元、交错地思考地区合作、拓宽合作空间的新思维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日本驻印度大使?泰邦(Yasukuni Enoki)近日在新德里对媒体表示,中国-日本-印度三边战略轴心有助于地区稳定和繁荣。他表示,印日两国已就该议题进行了非正式讨论,而目前尚未正式向中国提出上述建议。那么,中日印三国实现战略性合作的可能究竟有多大?
战略性经济合作的可能性
中日印三国都是人口超亿的大国;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4万亿美元、4.3万亿美元和0.5万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印度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因此,中日印三国堪称亚洲地区的三个“巨人”,这三个巨人如果能加强战略性合作,不仅有利于三国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亚洲的振兴。
从经济和技术的发展阶段和水平看,基本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在本世纪头20年所面对的主要任务之一,与此同时还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日本则已经实现工业化,在很多重要工业领域及信息化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印度在软件业方面拥有突出优势,并具有利用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大兴制造业的条件,但中印两国制造业发展显然处在不同层次。
中日印GDP总和超过6万亿美元,占世界各国GDP总和的20%左右,三国的人均GDP相差较大,这意味着中日印将构成世界上最大的多层次的市场。中印在人口和国土面积方面比日本大得多,而日本则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岛国。日本的劳动力素质高于中印,但日本人口少和高龄化问题十分突出。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在总体上高于印度,然而中国也将在不远的将来面临人口高龄化问题。印度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化,预计到2020年15岁至59岁的人口将占印度总人口的47%(目前为35%),届时印度将成为全世界工作人口和消费者人数最多的国家,这可能成为印度经济在今后可能保持较快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导致中日印在时间坐标意义上的经济互补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中印是隔山相望的邻国。日印虽相距较远,但印度处在日本“常来常往”的海上通道的中段,运输十分便利。中日印经济交往有着比较明显的“地利”之优势。
根据以上分析,中日印三国经济合作的潜力很大。日本在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对中印两国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是,与2003年中日贸易额达到1300多亿美元相比,中印贸易额仅76亿美元,今后中印贸易发展的余地还很大。
在信息化方面,中日韩已经在开放源代码软件(LINUX)、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与标准化、第4代移动通信等方面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今后值得考虑将国际公认的信息产业大国印度吸收进来,将中日韩三国的信息化合作扩大为中日韩印四国合作。
政治与安全战略合作的可能性
目前,中日印三国的相互关系,即中日、中印及日印关系,总的来说是好的,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摩擦,这恰恰表明中日印三国需要通过共同发展多边合作来为改善彼此的双边关系找到超越性的新平台。
早在1937年,印度领导人尼赫鲁曾说过:“印度和中国都是地域广阔的国家,但是比两国面积更大的是它们面临的问题,两国的问题都是天字第一号的世界问题。印度和中国最终如何发展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彼此了解和谅解,因为我们在将来都会有很多事情要相互决定。”尼赫鲁的话也适用于今天的中日印三国:我们必须彼此了解和谅解,因为我们在将来都会有很多事情要相互决定。
海上交通安全将成为中日印战略性合作的一个突出课题。中日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严重依赖是一个既成事实,而印度洋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交通和石油输送纽带,历史上不少西方战略家都公认,“五把钥匙锁住世界”,印度洋就抓了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和好望角三把。印度前出印度洋纵深1600多公里,居于扼守印度洋的重要战略位置。在处理好对美关系的同时,中日印在共同的海上交通安全问题上,能否避免形成相互戒备、防范甚至冲突的“共输”局面,能否携起手来共同对付恐怖主义、海盗猖獗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问题。
中日印之间不应存有“拉拢一方以牵制第三方”或联手亚洲地区之外的超级大国来遏制乃至包围三国之中的一国的心思。中日印都很重视对美关系,与此同时也应该十分重视发展三国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应该将自己作为亚洲地区之外的超级大国制约地区内的别国的棋子;特别是日美军事同盟不应带有针对中国的意图。中日印都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都要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在对待东盟的关系上中日印应该形成良性、健康的竞争关系,同时提高加强中日印三国合作的紧迫感。
中国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国。中日印之间需要通过发扬东方文化来加强彼此间的思想和感情纽带,特别是通过发扬东方的大同思想来增强相互关系的和谐,通过发扬东方的“天人合一”思想来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崇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