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据称日本政府租借的挪威调查船本月9日在中国东海春晓气田附近进行地质结构立体调查时,遭中国军舰拦截,日方调查船被迫绕道。

  虽然截至目前,中日官方均对这一报道予以否认,但随着两国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这一所谓的“东海事件”,已将两国均不刻意渲染的“能源之争”,彻底暴露于世人面前。

  “东海事件”:真实的谎言?

  事实上,自7月7日日本在东海单方面主张所谓“中间线”以东的两国争议海域,并开始海底资源调查以来,中方便给予了高度关注。

  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于当日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时指出,东海尚未划界,所谓“中间线”只是日本单方面主张,中国从未承认,也不可能承认。中国坚决反对日本这种带有挑衅性的行为。

  事隔两天,中方军舰拦截日方调查船的消息便首先从日本传出。

  国际关系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这很可能是日本右翼针对中方的严正交涉而凭空炮制出的一条“假新闻”,从而在日本国内制造“中国首先挑衅”的舆论,在东海资源开发问题上,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

  业内也有专家认为,在涉及国家主权的领海资源开发问题上,日方的所谓“调查”已经突破了中方克制的底线,中方出动军舰拦截,甚至“包围”调查船,都完全在情理之中。这是中国在外交手段之后,向日本政府发出的最严厉的警告。当然,由于中日关系错综复杂,此时,又正值台湾“5.20”选举和朝核六方会谈结束不久,所以,中方适当低调处理东海资源开发问题,也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

  显然,在中日官方均对“东海事件”予以否认之后,7月9日,东海春晓气田附近具体发生了什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中日这对东亚近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围绕能源问题的针锋相对的矛盾,已不容置疑。

  能源需求:中日间客观存在的矛盾

  资料显示,日本目前的石油供给90%来自中东地区。虽然由于节能技术的推广及替代能源的开发,其石油消费增速呈下降趋势??去年,日本长期保持的世界第二石油消费国的地位让位于后来居上的中国。但日本为维持其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早日实现其政治大国的梦想,获得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已成为其首要的国家战略诉求。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使能源需求迅速增长。近日发表的《2004BP世界能源统计》显示,2003年,为了应对9.1%的GDP增幅和不断提高的能源使用强度,中国的能源需求总量猛增了13.8%。2003年,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及核能消费的增长,均超过10%。其中,石油需求增长占到了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总量的41%,约为每天60万桶。同时,中国石油进口量增长幅度达到32%,约为每天260万桶。过去10年间,中国的石油需求几乎翻了一番,目前已取代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而据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今年3月发表的一项预测显示,至2020年,中国在整个亚洲所占的能源消费量比重将由2000年的38%扩大到45%。

  从绝对的使用量上考察,中日两国堪称能源需求大户。中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目前已发现的石油储量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日本是资源小国,生产大国,资源与生产的矛盾远大于中国。

  中日同处东亚,两国一衣带水。石油资源来源渠道具有惊人的趋同性。目前,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供给分别占到两国石油供给总量的50%和90%,且均经由马六甲海峡、中国南海,到达两国。面对动荡的中东局势,中日双方积极拓展石油进口渠道,努力实现多元化供应。但有限的选择,总让两国在具体问题上纠缠不清。

  以“安大线”、“安纳线”为例。北方俄罗斯丰富的石油资源共同吸引了中日双方的注意,双方以“不惜一切代价”的架势相互争夺。而面对需求方的“争先恐后”,俄罗斯待价而沽,虽然最终方案仍无定论,但中日双方却因此而心生芥蒂。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东海事件”乃中日能源争夺矛盾的表现,随着两国石油需求的继续增长,不排除矛盾升级的可能。因此,从长远考虑,两国应从战略高度认真研究化解矛盾的方法。

  能源合作:务实外交“化干戈为玉帛”

  既然中日双方同为能源需求大国,又具有相同的地缘政治特点,因此,加强双方能源合作的建议,很早便在两国民间有所表露。

  中国能源网副总经理韩晓平告诉记者,在能源合作问题上,中日双方都曾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强硬的态度。如:在东海油气资源开发方面,中国曾邀请日本参加,共同开采,但遇到日本拒绝。而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方面,日本也曾建议与中国携手,但中国没有给予积极回应。

  事实上,很长时间以来,凡涉及两国合作事宜,很难跳出历史阴影。日本现任领导人多次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接受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东海事件”在政治上的意义不容忽视。由于7月中旬开始的日本参议院选举对小泉内阁能否连任意义重大,因此,在日本国民普遍对政府在“养老金”与“向伊派兵”问题表示不满的情况下,适时炒作“东海事件”,有利于转移国民视线,实现日本右翼的政治目的。“其实,中国人没有必要对日本的每一次过激行为都大惊小怪,日本某些政党的政治行为并不能代表日本的国家意志。”

  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杨光认为,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能源供应形势来看,外交政策应趋向更加务实。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因素在淡化,经济因素不断增加,而能源是事关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因此,维护主权,积极谋求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关于我们|援助共建|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