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军和付心德在他的棺材前

前少校军医、105岁的付心德在他的药瓶子前

                                 一

    我于2004年9月23日,在中国云南省的龙陵县采访了生命已经横跨三个世纪的抗战老兵付心德先生。付心德先生是中国历史上光绪25年(已亥年)出生的,也就是说他出生年月是在1899年,他虽然是河南省襄城县人,但是,他已经在云南省龙陵县生活60多年了。自从1945年1月,侵华日军被他所隶属的中国军队歼灭或者是赶出云南的土地,付心德就再也没摸过枪,再也没穿过军装。付心德先生今年已经105岁了,他是我采访的抗日老兵中最年长的人物。

    付心德先生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去世了。付先生在我采访的当天基本健康,可以正常思维,可以行走,可以交谈,可以回忆,可以发表评论。最后,他和我一起走到800公尺之外的龙陵县宾馆,和保山市宣传部李东伟部长、龙陵县宣传部的祁苑红部长、统战部的赵祖英、80岁的抗战老兵张羽富等人一起共进了午餐。还喝了一点酒。我在付心德老先生家前后采访三个多小时,拍了两小时录象带,拍摄了20张照片。

    我之所以在前面使用“采访的当天”这个词汇,是因为采访付心德当天,我还正准备去采访一位89岁的抗战老兵,他的话题是准备从他本人参加孙中山同盟会开始讲。2004年9月23日,云南龙陵县一直下雨,这位89岁的老兵在雨中摔了一跤,刚好摔在雨水哗哗流动的水沟里。一个人离去了,他就带走了他个人的全部历史;如果,把每个人参加战争的历史汇总起来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部分。参加抗战的一代人如果相继离开了我们,说明抗战历史的一页就快要彻底翻过去了。

    有谁说:“甲午海战是今天的事儿?”可能没人这样说。说明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

    可是,有不少日本人一开口就是:“------战争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你们怎么还-------。”

    往往在这个时候,我马上就跟上:“不对!那么多战争亲历者还活着!想听听他们的控诉吗?”现在,我感到,我的“依据”也快要枯竭了。抗战胜利60周年了,关于战争“口述历史”的“人证”,已经快和“物证”放在一起了。当历史博物馆中的钢盔、军刀、三八式步枪、军旗、枪刺和采访录象带、光盘、记录文字、战争日记和口述史放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是翻开一个新篇章的开始吧?

    在云南省龙陵县采访有遗憾也有收获。能采访到思维清澈、表达流畅的付心德先生我认为太重要了,我不相信谁还能有这样的兴趣采访。我的采访,绝不仅仅因为他的生命之帆在人类社会长河的航程里漫游了三个世纪!而且,他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中国人,曾经坚决地、义无返顾地参加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我拍两小时的录象带也是在“压抑的激动之下”进行的。作为资料,我认为这是仅有的,是有说服力的,是付心德先生一生的缩影;同时,我认为,采访付心德本身,也是从个体人物展现出了中国人民饱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苦的缩影,是中国民众团结抗战的缩影。我回到北京后,已经把录象带制作成TV光盘,我认为:任何抗战研究者、历史学家、日中文化历史研究学者、教育学家、人类生命的研究学者都可以和我探讨、交流、研究这些资料。尤其是中国河南省襄城县的史志办公室的同志应该引以重视,我甚至认为,襄城县的领导都应该马上委托人去云南龙陵县再去采访这位105岁横跨三个世纪的抗战老兵。因为,他的家乡毕竟是在河南省的襄城县呀。

    我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作家,有幸,前前后后采访过三十几位世界各国的二战老兵,他们共同的地方就是都说:“??我们热爱家乡,??家乡也热爱我们。”我问表现在什么地方?他们回答:“??年年有人献花,??月月政府给钱。”我问到:“正义否?”他们就回答:“难道让一个士兵为半个世纪前国家之间的事情负责吗?”

    付老爷子也是参加二战的老兵。我敢说105岁的付老兵这辈子都没敢想过去登巴黎的艾菲尔铁塔,也没敢想过去埃及的金字塔观光。付心德先生由于生活窘迫、拮据,自打1945年抗战胜利后就一直没完成回河南省襄城县老家“看看”的夙愿。但是,你和我都知道,这一愿望根本不可能实现。

    不是因为 “健康” 两个字的原因,而是因为一个字,就是:“穷”。

    抗日战争发展到“大反攻”的时候,付心德已经是中国军队七十一军第二野战医院的少校医务主任了。可是,国内战争之后的岁月里,他被拉出去枪决三次(陪绑),还被抄了三次家。所以,时至今日,付心德先生的家里一贫如洗。不过,他家里的药瓶子还有700多个。我固执地认为,这是付心德先生在他生命之旅的航程里向世人顽强地展示自己“才能”的表现。在动物世界中,“孔雀开屏”所展现的不是思想;“黔之驴的引吭高歌”所表现的也不是深层次思维。只有人类通过“使用物体”所表达出来的,才是心灵深处积淀数十年的自我表象。

    我仿佛听见面前数百药瓶子无声的低沉呐喊:

    “我是军医!我是抗战老兵!国难当头,我没逃跑,我曾经挺身而出!”

    “日本投降我就改种地了,我再没摸过枪!??我是医生!”

    “我需要工作。我是外科医生。我有三个儿子。我需要生存。”

    可惜,药瓶子们是无知的,它只能体现出极少的人类心理活动。

    再说,历史的页码“翻过来”或“翻过去”都是和药瓶子无关的。

    20年前,比付心德年轻20岁的老伴儿得了脑淤血,半身不遂。他亲自医疗,老伴儿居然现在还可以自由行走和交谈。根据他儿子介绍:在今天的龙陵县,凡是县医院医治不了的贫苦农民还有不少人找到当年的少校军医付心德。经过他的治疗起死回生的医疗事例还真有不少起。

    “给人看病,收费,不就有收入了吗?”我问付心德的儿子。

    付心德儿子笑着说:“我刚才说了,是贫苦农民来看疑难杂症”。

    我悄悄的感到,付心德儿子的意思是:信任也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满足?不要钱?

    付心德说:行医也是有资格的。脱下军装以后,他就没有这个资格了。

    我问付心德药瓶里都是什么药?

    “我自己多年在深山老林里采集的中药”他回答。

    付心德的房子是百年前的破房子,是买人家的。他家的所谓“沙发”都是“瘫痪”在地上的。所以,客人来了不如说是“就请您直接坐在地上”更形象一些。他家有三盏电灯,都是15瓦的,白天即使开灯,屋里还是黑呼呼的。他住的寝室特别小,特别脏、什么都是陈旧的;但一看就知道是我们人类居住的场所。床头儿上摆着他的棺材,伸手就可以摸到。棺材外面是黑漆,两头儿是红色的油漆。棺材一头大,一头小。盖子有三寸厚。他家厨房里堆的四处都是木柴,没地方下脚。烧饭当然还使用木柴,锅外的黑炭渍有15毫米厚。我发现厨房里没有苍蝇和蚊子,这点很好。虽然付心德是河南人,但是,他家没有北方的风箱和灶台,锅是支在石头上的,墙是碳黑的颜色,因此,照相不感光。做饭时,一米以上柴烟呛人,白色一片,没有能见度,所以,只能蹲着。红红的炭火一闪一闪的。付心德和小儿子住在一起,儿媳妇很孝顺。我看了看他家的晚饭,有米饭、一个菜,居然还有肉。虽然简单,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植物纤维、蛋白质全有了,基本符合今天人类的营养结构。我非常为这位河南老汉高兴,如果是吃这个饭,他也可以生存很多年的。我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也冲我笑笑,我吃惊地看见他还有十几颗牙! 而且,头发还有黑色的!

    除去9英寸的黑白电视外,他家里的一切都是二十年代的。如果谁想看本世纪初的云南的风土人情、文化风貌的话,他们的家应该是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惟独付心德老先生的一口乡音不能改了,这是“原装儿”的。

    付心德用河南话自我介绍:“这么多年,我一直当小工儿。你问‘小工儿’的意思?嗨!就是人家盖房子时,我给人家递泥,递水、递家伙。”

                                  二

    付心德腰板很直,这是军人的习惯。但老年人骨质中钙的流失却使他的身高下降很多,这是自然的法则。可能和他当过少校军官有关,所以,我的采访要“由着他”的讲述进展。我非常心疼我的录象带,很贵的。自费。可付心德不愿意听从我的调遣,他讲话要按照自己的思路行进。付心德向我介绍,他第一次从军抗日完全是自愿的。“那时,我必须到军队去,我们中华民族有亡国的危险!”他说。

    国家的兴衰与一个糟老头子有关?我不自觉地用鼻子“哼”了一声。

    付心德是河南省襄城县的人,祖辈都是农民。由于西方的传教士是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把西方的文明逐渐带到中国辽阔的土地上的,所以,付心德也成了直接或者是间接的西方传教士传播文化的收益者。从1925年开始,付心德开始在山东济南英国传教士开的学校里学习关于医学的知识。外国人开教会学校是免费的,所以付心德去学习。付心德说:“1944年,伟大的抗日战争发展到大反攻的阶段,在滇西战场上,中国军队使用的常规兵器有很多都是美国、英国提供的,从大炮、步枪、汽车、火焰喷射器、到军队医院的药品。知道药品的说明书吧?当时滇西抗战大反攻的时候,洋药,也就是西药的药品都是由美军提供的,药瓶子上的英文说明只有我可以看懂!”付心德得意地微笑着。我忽然感到一个人能为60年前的事情得意?那应该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英文说明书吗?

    付心德此处要讲明白的意思大概是:他1925年在山东济南外国传教士那里所学习到的知识,在1945年滇西抗战反攻时用上了。

    付心德在外国人教会学校学习的目的很明确,他一直想当医生。还真当了十几年。

    付心德说1928年5月山东济南有个“济南事变”给他极大的刺激。“当年我29岁。当时,在济南的日军寻衅,枪杀中国军民四千多人。中国官员蔡公时被日本兵割耳、挖鼻后残杀。由于我们的教会学校就在济南市的中心,所以,日本兵也跑到我们学校杀人放火!当时,枪声大作、人声鼎沸、整个济南城一片混乱!我的好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在混乱中被日本兵刺死了,我当时跑的快才幸免于难。??无数的死难者都是日本兵们追杀的!满街商铺都被日本兵们燃放起熊熊大火,劈啪劈啪地作响!侵华日军在1928年的杀戮,深深震惊了在教会学校学习医学的我们。”付心德回忆说:

    “逃难人群惊恐的呼喊象山崩,象海啸,那声潮比枪声还大。”

    “逃跑?我们跑的过日本兵的枪子?同学们说。”

    “我们要去军队!我们要拿起武器!同学们议论。”

    “我们不能任人宰割!”他竟然为76年前的事情挥舞起捏紧的拳头。

    付老汉说:“那次日本出兵就是借口中国混战来保护其山东侨民的。日本帝国主义竟乘中国南北军阀混战的机会,派兵占领山东省会济南及胶州〔济〕路以至青岛了。日本又派遣军舰多艘至中国沿海各口岸,并谋侵入长江各埠,以图威吓全国反日的民众,使之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可见,日本帝国主义此次只是对于山东民众及无辜兵士的大屠杀,是要攫取中国民族的利权,占领中国民族的土地,威吓中国人民,侮辱中国民众。济南事变发生那一日,在济日兵只有三千,而中国北伐军有四万之众。蒋介石竟无耻的屈服,制止兵士抵抗,以致被日本屠杀民众数千,被其缴械无数,被其杀死并侮辱外交官员,而蒋介石自己亦被其迫退泰安,兵队完全离开济南。蒋介石以外其他国民党的所谓党国要人谭延、宋子文、何应钦等,也纷纷发出投降屈服的议论。他们这样的屈服还不够,还要禁止民众的反日运动。国民党中央一再决议要民众“镇静”;南京卫戍司令部禁止检查日货;上海警备司令部布告禁止反日民众集会游行;蒋介石通电只说是与日军发生误会,并声明取缔有碍邦交之标语与宣传;各省政府也都禁止民众积极运动,福州且宣布戒严,……等。”

    发生在1928年的济南惨案改变了付心德“行医救人”的想法。他和他的同学们都认为“先救国”,才可以谈得上“救民于水深火热、救民于疾病伤痛”。所以,他去了军队。付心德当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抗日!绝对不能坐以待毙!只有拿着枪、面对端枪的日本兵!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侵华日军没费一枪一弹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经历济南惨案的付心德坚持认为:只有抵抗才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出路。从1928年到1945年18年间,付心德一直在中国军队供职,他参加过1937年的“八一三凇沪抗战”,1937年的“南京会战”,1938年的“武汉会战”,1939年的“长沙会战”等战役。1943年,他随71军入滇,1944年他随71军西渡怒江参加滇西抗战。

                                 三

    105岁的前少校军官付心德坚持认为1932年和1937年的两个凇沪抗战打的都非常好。我问好在什么地方?付心德说:“1932年凇沪抗战的19路军蔡廷锴,1937年8,13开始的凇沪抗战消灭日本鬼子9多万人,这两仗,最关键的是打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

    我问前少校军官付心德:“卢沟桥事变呢?”

    “打得不好,被动挨打!”付心德评论:“蒋介石不下决心打,29军就成了孤军作战。当时,山东的韩复渠,山西的阎锡山都按兵不动!中央军也不大力调兵遣将。??大家都好象是保护自己的褂子,褂子如果被别人撕碎了就再没有了。各地军阀都是这样。丢了东三省,被动卢沟桥,这头三步棋怎么可以说是积极抗战?我是河南人,我亲眼看见侵华日军在华北、华中、华南的土地上肆意烧杀!”

    我说你批评蒋介石?!他不是抗战了吗?付心德说:“胡说!抗战的话,1936年西安事变还把他抓起来?他要是一心抗战的话,今天的天下不就是他的吗?!”

    付心德埋怨完蒋介石又批评宋子文。我说您别说宋子文了,还是说抗战吧。付心德问我是否知道凇沪抗战的缘由?他说:“1937年“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日军在华北扩大战争的同时,又积极策划侵占上海。8月9日,日本驻上海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和士兵斋藤要藏驱车闯入虹桥军用机场挑衅,被中国士兵击毙。驻沪日军以此为借口要挟中国政府撤退上海保安部队,撤除所有防御工事。日本的无理要求被中国拒绝后,即动员驻上海4000人的海军陆战队及舰艇登陆人员和 “日侨义勇团”共万余人紧急备战。它们早预谋占领咱们整个的中国!??这就是1937年凇沪抗战的缘由。”

  105岁的付心德说:“凇沪会战历时三个月,中国军队虽多,但分散在各自防区死打硬拼,注重正面防御,忽视侧翼安全;日军装备优良,取正面强攻,屡遭挫败,改从侧后登陆,迂回成功。日军参战达9个师团22万余人,伤亡9万余人;中国军队参战6个集团军约70个师共70余万人,伤亡25万余人。淞沪守军浴血奋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打破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为中国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

    我单刀直入地问他:“凇沪抗战的时候,你的部队在什么地方?”

    “我那时一直在宋希濂所属的78军36师。1937年8月19日,我们师与第88师87师一起向侵华日军发起又一次攻势。经一夜激战,突破日军阵地全纵深,攻入汇山码头。日军凭借坚固工事顽抗待援,咱们中国军队进展非常困难。我的工作是随军救护,我亲眼目睹,我们36师第215团2营300余名官兵攻入华德路十字街口,突入巷内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不料被日军阻塞路口,遭到火力袭击,全部壮烈牺牲。”付心德说到这里,沉默了许久。

    门外正在下雨,仔细听,可以听见雨滴落地的声音:“啪、啪啪,”仿佛有人在轻轻地磕敲人们心田的大门。他遥遥地望着门外的淅淅沥沥的雨滴发呆。我也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在细细的雨中,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

    2004年3月1日《世界新闻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叫《二战女英雄91岁始得祖国承认》。作者牛道斌在文中阐述:南希、韦克1912年出生在新西兰,一岁多时随父母迁居澳大利亚。1939年11月,韦克嫁给法国富商亨利并在巴黎居住。6个月后,德国入侵法国,她利用自己贵妇人的身份,弄到了自由出入沦陷区的假文件,帮助1000多名被德国俘虏的盟军士兵从法国逃向西班牙。1943年,盖世太保将韦克列为头号通缉犯,悬赏500万法郎取她的人头------。

    二战结束后,韦克被法国、美国和英国授予最高荣誉奖章。

    近年来,由于年迈体衰、贫困潦倒,英国王储查尔斯主动为她支付房租。

    今年,澳大利亚政府出钱给她请了一个护理工,每天24小时照顾她的生活。

    今年,91岁的韦克终于得到祖国的承认,澳大利亚授予她最高勋章。

                                 四

    105岁的付心德是身经百战的老军人。从1928年到1945年18年间,付心德一直在中国军队供职,他参加过1937年的“八一三凇沪抗战”,1937年的“南京会战”,1938年的“武汉会战”,1939年的“长沙会战”等战役。1943年,他随七十一军入滇,1944年西渡怒江参加滇西抗战。在这些战役中,最让他伤心莫及的就是“南京会战”。

    付心德说:“凇沪抗战之后,侵华日军往南京进犯。蒋介石把可以调得动的兵力即调来防守南京,计有:宋希濂的第78军、王敬久的第71军、孙元良的第72军、叶肇第66军、等等。可是,我们刚刚从凇沪战场上撤退下来,还未经补充整顿,尚未恢复战斗力呀。

    经过不断的激烈战斗,12月12日,中午,日军猛攻雨花台,下午,日军突入中山门。12月12日,傍晚,唐生智司令接到蒋介石电令:“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随即召集各部队长官开会,下令一部渡江,大部实行突围。当时,城内秩序混乱,军队难于掌握。唐生智司令率长官部少数人员在我们36师在掩护下经由下关渡过长江撤退。

    第二天,12月13日,我们36师官兵隔江相望:南京沦陷,日军入城,肆意烧杀淫掠,无恶不作。隔江看南京、狼烟四起,浓烟翻滚,炮声如滚滚闷雷、潜江而来,震撼在我们的心头。我们无数官兵沿江而跪,捶胸顿足、失声痛哭,感到对不起江东父老。

    《龙陵县文史资料选集》第一卷中,有个叫李丛枝的文史干部曾经对付心德做过详细的采访和报道。李丛枝先生的文章题目叫《光复龙陵的日日夜夜》??一个战地医生的经历和见闻。文章中第二自然段落是这样的记录:“1944年5月,71军奉命西渡怒江,从左翼攻击滇缅公路沿线的松山、龙陵之敌。国军军部在施甸组成了三个野战医院,军医主任孟兆礼中校担任指挥,鲁赛成、严泽田、韦大原分别担任野战医院院长。每个医院有医生、护士和行政管理人员120人,加上一个100多人的担架排,共计250人左右。当时我已经被调任第二野战医院少校医务主任,开赴前线时,上级又令我留驻施甸,配合地方军民合作站处理和转运伤员。”

    在李丛枝先生对抗战老兵付心德的采访中记录了很多付心德口述的中国军人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和11集团军71军在龙陵战役中坚苦卓绝的战斗故事。

    根据我的调查研究,在滇西抗战中的中国军队多是身经百战的部队。而且,滇西抗战是抗战的后期,与东北战场、华北、华中、华南战场不同的是:1944年的日军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正在做最后的挣扎;而且,滇西战场有美军的大力支援。美国空军虽然在中国被日军击落和失事的飞机有609架,美军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阵亡3300人。但是,他们击落日军飞机2600架!通过“驼峰航线”,美军给中国抗战力量输送了80万吨的抗战物资。滇西抗战中两个重要战役:龙陵歼灭战和腾冲战役中,由于美军飞机的空中支援使得地面的攻击得以顺利进行。中国军民在龙陵县歼灭侵华日军13672名,滇西抗战使侵华日军的113联队和148联队在中国云南被全部歼灭。

    1944年11月3日,龙陵县全部光复,付心德随部队向芒市推进。1945年1月20日,侵华日军被赶出中国的国门。付心德对我说:“当时堆在芒市的战略物资像小山一样高。伤兵把医院都挤满了。当时芒市有二多,满街的是伤兵,满街的是物资。”付心德又说:“我的命运也到了十字街口,军队长官对我说,部队要北上转移,这么多的伤兵,你留下照顾吧。”

                                    五

    谈到北京,付心德激动地谈起“崔健”。这些年来,付心德应该丧失了劳动的能力,没有任何收入。可是,前不久,北京有一群喜爱摇滚乐的年轻人们组织起来,自发地资助40名抗战老兵。这个组织的原来名字叫“崔健摇滚乐爱好者”,组织者叫韦志华。这些北京的年轻人几乎是一对一的对抗战老兵资助,每月50元人民币。直到抗战老兵谢世为止。由于北京年轻人们的举动所造成的巨大影响,云南保山地区有个叫杨建明的企业老板也参加了捐助的活动。杨建明原来是复员军人,他们兄弟开了个制造太阳能热水器的工厂,很红火;后来,又经营饭店。受感动的杨老板比北京的年轻人还厉害,他资助100名参加过滇西抗战的老兵!每月每人补助100元人民币!也是到谢世为止。所以,现在,105岁的抗战老兵付心德每月可以从中国社会的各界资助中得到150元的生活费。

    因为最先资助抗战老兵的北京民间组织叫“崔健摇滚乐爱好者”,所以,滇西的老兵们就记住了前两个字“崔健”。根据我的调查和了解,其实,崔健本人开始并不知道此事,后来,崔健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就表态绝不参与这些活动。崔健在中国有“摇滚乐之父”的称呼,前几年,还有不少人把谈起崔健引以为荣耀。其实,任何艺术都是和政治有关联的,比方《黄河船夫曲》,比方《义勇军进行曲》,她们几乎成了与中华民族兴衰史溶为一体的艺术作品。20年来,崔健的摇滚乐也不是社会生活之外的艺术,他的成败也是和政治息息相关的。今天,崔健能把自己同“资助抗战老兵”这件事情的关系摘干净,我认为完全可以理解的。可是,105岁的抗战老兵付心德和其他受资助抗战老兵不知其中复杂的缘由,他们对于“崔健”的感激之情还是溢于言表。在今天的云南省贫困地区,50元人民币可以买30斤大米,这30斤米对于一个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一样重要。今天,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崔健”的名字在滇西抗战曾经激战过的地区几乎家喻户晓,地方的干部赞扬“崔健”,抗战老兵们赞扬“崔健”,老兵的家属们当然也感激“崔健”,连云南省的《保山日报》上也多次提到“崔健”的名字。“崔健”的“美名”和干的“美事”都快被写进云南省保山地区的地方志了,??真是让人焦急万分。

    我们人类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只有美德超越国界永存。但误传也是可怕的。

    “崔健”二字不配被为了祖国的完整和尊严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战英雄们记住。

    “崔健”二字不配被套上最美丽、最鲜亮、最能永久的花环。

    没有一个抗战老兵说起“崔健”的资助不激动地落泪的,可是,“崔健”不配呀!

    我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一个作家,我认为,我应该认真地写下如上的字迹;记录下如上的历史瞬间。今天,资助抗战老兵的没有一个名人,他们都是些最普通、最平常的人们。

    滇西抗战是一场伟大的战争。这场战争,以日本军队对我西南后方出海通道??缅甸和滇西的进攻为肇端,前后延续近3年的时间,战争进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1942年3月至5月上旬为日军进攻时期。这期间,国民政府组织了10万中国远征军出国抗日,保卫滇缅国际通道和西南后方安全,但出师不利,缅甸全境和我国滇西大片国土相继沧入敌手。第二阶段是敌我相持阶段,从1942年5月中旬至1944年5月上旬,这期间,中国军队,凭怒江天堑扼制了日军的进攻,阻敌于怒江西岸,第三阶段为反攻时期,从1944年5月中旬至1945年1月下旬。国民政府为打破日军封锁,重开滇缅国际运输线,再度组建了以卫立煌上将为首的20万中国远征军,在美国盟军和滇西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强渡怒江,向滇西日军发动全面反攻。经过8个多月残酷的战计,毙敌21000多人,最终于1945年1月20日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国门,取得了滇西抗战的最后胜利。

    滇西抗战中有63800中国军人阵亡。

    抗日战争中有380万中国军人阵亡。

    滇西抗战终结之时,滇西存留的中国军队伤员和不愿意参加中国国内战争的军人有6000多人,这些人放下对付日本侵略者的武器以后就再没有摸过任何枪械,没有穿过任何军队的服装。60年来,他们留在滇西的土地上和中国云南省的人民溶入在一起,荣辱在一起,生存在一起,生活在一起。

    今天,在云南省滇西地区的抗战老兵还有262人,他们的平均年龄83岁。

    我们的105岁的抗战老兵付心德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在中华民族的道义上讲,他们应该是保家卫国的一批英雄。没有他们当年的英勇牺牲,有我们的今天吗?

    我问105岁抗战老兵付心德人生的感悟。

    他说:“人生不过百年”。

    我说:“你已经过了百年了。”

    他说:“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我作为一芥草民挺身而出,抗击日寇。仅此一举,人生足已。”我说:“不对,作为军医,你还医好了由于中风而引起的半身不遂的妻子。”

    付心德笑了,他笑得阳光灿烂。??我夸奖付,是因为我看见了他身后那数百药瓶子。

    分手之前,我和105岁的抗日老战士付心德在他的棺材前合影。毛主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那么,付心德的将来是泰山还是鸿毛呢?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关于我们|援助共建|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