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画片诞生至今,用动画片说故事、说相声、小品和MTV以及广告等都已有先例,但完全是纪实性的、以记录性为主的动画片在国内尚属首次。为了让影片更具说服力,大部分内容是幸存者和侵华日军老兵的证言、证词。
    在美术风格上采用黑白的画面效果,与那段苦难的历史背景相吻合,线条粗旷有力,黑白对比强烈。艺术上也是推陈出新,只是制作上非常辛苦。在动画市场上充满了肤浅、轻浮之风的今天《南京1937》我想将是一部厚重之作。

    我创作此片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警醒世人战争永远是一场梦魇,是所有拥有良知的人类应该唾弃的事情。整个人类社会经历了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但当今世界依旧并不太平,还有许多场硝烟弥漫的战场存在于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从阿富汗到伊拉克,还有伊朗朝鲜的核危机,无一不使我们时时处于战争阴云的笼罩之中,然而战争的血腥是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不能体验的。所以,展示七十年前的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无疑是要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展现给世人,让世人认清战争是让人类失去理智变得丧心病狂的罪魁祸首。
    另一方面,南京大屠杀这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暴行在世界历史里很少为亚洲以外的人们所了解。屠杀本身一直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事件。与日本原子弹爆炸和欧洲犹太人惨遭屠杀不同,南京大屠杀的血腥恐怖很少出现在世界史料和文献中。公众所读的综合、权威的二战历史著作中,也几乎没有一本详细地记述南京大屠杀。例如,在共计1065页的温斯顿?丘吉尔的著名的《二战回忆录》(1959)中,找不到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任何文字记载和评论;在共947页的亨利?米歇尔的经典名作《二战风云录》(1975)中也是如此;长达1178页的格哈特?温伯格的巨著《战火中的世界》(1974)中,南京暴行也仅仅被简单地提到两次。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才不得不为了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而肩负重任,完成这部动画片的制作,不仅让国人也让世人了解和牢记战争那最残酷的一面。
    诚然,南京大屠杀的这番再度浓重笔墨的渲染,必然会一定程度的激起年轻一代血气方刚的人们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仇视和憎恨的强烈的民族情感,但我们并不是要做这样挑起仇恨的角色,我们制作此片的根本目的丝毫没有这样的意图。对战争的记忆和历史事件的尊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我们希望通过《南京1937》这部严谨的历史动画片,让更多的人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情感,记住战争那狰狞的面孔,记住战争带给我们的沉重刺痛,让全人类不再重蹈战争的覆辙。

画面:

 


   《南京1937》是用黑白画面,没有色彩。这对于表现沉重的历史题材是非常适合的。不仅能衬托出“沉重”,也能强调出了“历史”。对于黑白画面的研究,张骏老师是专家,他在中央美院学的就是版画。几十年下来收集大量中外名家的版画作品。这些资料对我们设计画面的黑白关系起到了指路明灯的作用。在大量的参考资料中,应该说版画家古元作品《焚烧的地契》对我们影响致深。我们的画面能营造出历史时代感和沉重感与这一点关系尤深。
    也曾有朋友问我,是否只做黑白动画片这个问题,回答应该是否定的。诚然,我之前的作品《三条忠告》是以黑白木刻画面形式展示的,但与本片运用黑白没有必然联系。所谓“内容决定形式”。只是本剧内容更适合于这种表现形式而已。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敢于运用这种黑白画作动画,并且还是一部长片,没有坚实成熟的制作技术作为保障是不可以想象的。而我们的制作团队能从容地驾驭并能使其画面流畅地活动起来,的确也是得益于前一部作品《三条忠告》的制作经验。有了这个“金刚钻”,才使我们有胆量揽这个“瓷器活儿”。
    就动画本身而言。《南京1937》的风格之另类是无与伦比的。它的画面与大众印象中的动画画面截然不同,记得我们初次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接触时,在没有展示我们的样片之前,他们是不以为然的。因为此前,亦有某大学动画系与其合作制作南京大屠杀动画片,最终以失败告终。他们介绍:“都是些日本风格的卡通娃娃,与南京大屠杀这段惨烈的史实完全联系不起来……”。而当我们展示了我们的画面之后,大家无不由衷感叹:“原来动画也可以这样做”。也因此,朱成山馆长欣然应诺了担任本片历史顾问之职。
    当然,艺术探索的道路是无止境的,虽然通过几部片子的黑白尝试,我们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初尝了成功的喜悦。但是,它仍有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这些许不完善对于本部片子来说是遗憾,然而对于动化艺术的探索之路来说,它应该是新起点和原动力。

 

镜头:

  


   《南京1937》共分十场戏,其中的一至四场是导演我本人亲自绘制的分镜本。对于本片的分镜,我注重了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细节设置方面,我认为这方面是最考验导演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地方。本片的剧本是由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专家??孙宅巍先生执笔的,编剧强调的是史实,而作为导演不能把这些历史拍成幻灯片或者是告诉大家一串数字,必须让这些没什么“戏”的史实变成具有可读性的画面故事,让它“戏剧化”。但是,这种“戏剧化”又不能太过,太过又有违背“史实”之嫌。所以,这种两难之境是导演最为苦恼的问题。当然,最终我还是尽一切可能安排了一些“戏”在剧中,对剧情的展开和增加感染力起了不小的作用。比如,在第五集中,增加了祖孙两人被日本兵追杀的戏,其中,祖母被杀,孙女躲过一劫;再比如,南京大屠杀史料中有著名的照片,内容是一个被砍下的中国人的头颅,嘴里还叼着香烟。以这一照片为背景,导演在此又加了一个小细节,就是将这个死人嘴里插上香烟的禽兽确定为向井敏明(杀人比赛参与者之一),在史实中,往死人嘴里插香烟的并非真是向井敏明,但是这些罪恶行径都是日本侵略者所为,这是毫无疑问的。在这个细节的设定对于烘托杀人者的邪恶和兽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另一方面他想说的本片所用镜头的特点,更多侧重在技术层面的探求,即尽可能使每一镜头看起来是摇晃的,模拟摄影师在事发现场肩扛摄影机拍摄的效果。这样做的目的自然也是基于本片的纪实风格,也就是既然“纪实”,那么就索性“纪实”到极端,仿佛我们就是在1937年的南京屠杀现场,我们扛着摄影机随着杀人者来记录。
让摄影机晃动,拍出的画面无疑也是晃动的。这一点在以二维平面为基础的制作中其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是三维我们想实现晃动是轻而易举的,但是二维制作则不同,摄影机位置移动,那么,画面中人物位置,背景透视都会产生变化,人物部分可以依靠原动画来弥补,背景就麻烦了,总不能所有镜头的背景都做成动画吧!当然,最终这一个一个难题都被我们攻克了,我希望这些晃动着的镜头能为本片的制作增色,也希望这些镜头能起到我所寄望的作用??给观众造成亲临现场的感染力。

 

造型:

    

    
  由于本片的纪实性,要求画面能还原于1937年南京的真实现状,那么,人物就应是写实的,但是写实的程度和绘画(线条)的风格如何是一个抉择问题,因为一旦确定下来,那么众多的角色都须按统一的标准来设定,谨慎起见,我们首先选择了第五场戏来尝试,因为这场戏涉及人物数少,历史资料较全。这场戏名为《杀人比赛》,内容是日军中两个如野兽般残忍的军人??向井敏明、野田?岩之间展开的杀人比赛。
  造型设计是由刘冬子担任的,2006年初,也就是寒假那段日子里,我和刘冬子就是在那间一居室的工作室里,春节也就只年三十和初一两天停止了工作,终于第一稿人物设计出来了,造型很写实,与资料照片的人物形象很吻合,但是,两组设计总是感觉欠缺点什么,于是张骏老师和我以及刘冬子再次对造型进行深入剖析,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最终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写实并不是照搬资料照片,而是提炼出精华,使之简化,而对于日本侵略者的形象,应是概括和夸张的,当然这种夸张是建立在人体骨架写实的基础之上的。当统一了这一观点之后,第二版造型设计(也就是片中所用的造型)迅速出炉,也保证了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个动画制作团队,相对固定的也只是三五个人。然而,几年来从未停止在动画艺术道路上的跋涉。从《诚信漂流记》、《三条忠告》到《南京一九三七》。都是以我们这个团队为基础开始创作和制作的。除我之外,这些主要成员是:张爱华(艺术总监)、甘泉(原画师)、孔德强(技术总监)、刘杰(原画师)、刘冬子(设计师)、张双城(原画师)。追溯起来,张爱华、孔德强于2001年就参与《诚信》的制作,而甘泉和刘杰从《三条忠告》开始加入团队,其他人均在《南京1937》创作之初即在一起工作。当然,现在的人员增加了不少,他们是:陈巍、郭秀玲、马序、崔学强、许建东、强宾等。
    工作室空间狭小,工作台、电脑、把这里塞得满满当当,好在我们这里的工作只限于前期设计。故此尚且不需要再扩大。
    大量的动画中间画绘制和部分动作设计工作则分别由古南都文化传媒机构和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动画系两个单位来完成,绘制好的画稿送来北京,仍是在我们工作室合成。
   《南京1937》设定共十集,需在今年的12月播出,这给制作工作的压力非常之大,我和张骏导演最担心的也是这一点,为了保障能按时完成制作,只有将一部分做“简动画”处理以节约时间。我们工作室仍以“纯动画”的二维精良制作来完成。就目前的制作进度来看,至多能完成1-4集,保证从第一集到第四集的动画艺术水准,其他部分由张骏导演带领其他团队暂以“简动画”制作完成,以保证作品能按时播出。待将来有机会,再进行精良制作。

合成:

             


    合成是指动画稿上完颜色后用计算机把背景层和动画层整合成完成的画面,在此专门提出来是因为“合成”在本片的制作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合成是简单的工作。比如:做加工片,合成只是一道工序而已,导演一般不会参与合成这个过程,理由是加工片有完善的分工体系,每一个工作环节只要按标准要求达到指标,片子就诞生了。这种加工体系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无疑是有好处的。但如果说它有益于片子艺术品质的提高,我就不敢苟同了,这一点看看那些劣质的国产系列动画片就能证明。所以,我主张导演必须是要参与合成的,应该也必须为出炉前的作品把最后一道关,否则,只能说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导演。
    强调合成重要性的另一个因素是本片镜头的特殊要求决定的。首先,写实风格的背景要求营造出画面的深度空间,尤其是在带有摄影机移动的镜头中,必须把背景分开为若干层。这样,让近、中、远景才有条件按不同的移动速度移动,不同的运动速度、画面不同的深度,要求这些层的移动必须精确,只有每一层之间的移动错落有致,才能创造出逼真的空间感来。这些工作虽然是运用计算机来完成,但计算机对于控制这些特殊要求是没有程式的,需要导演、操作人员一层层,甚至一桢桢地手控操作,耗费大量的精力。说到这里,我要专门感谢我们的两位操作高手:孔德强和陈巍,小孔是自2001年制作《诚信》时就开始合作了。通过自学,对我们的合成软件了解至深。正是由于他精湛的技巧,使我们合成出了一些能媲美三维动画的画面效果,而陈巍则是后起之秀,勤奋敬业。以工作室为“家”。“方便面”“打地铺”是常态。正是大家如此的努力,才能使得我们能确保以精美的画面呈现给观众。

                       《南京一九三七》故事梗概

    1937年12月南京的深冬里。日军攻占南京后,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司令官松井石根发出一个命令。大意是:“南京是中国的首都,占领南京是一个国际事件。所以,必须作周详的研究以便发扬日本的威武而使中国畏服”。
    由军国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日军,在12月13日以后的六周内,共屠杀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发生强奸事件二万起,无数商店、住宅、机关、仓库遭抢劫和焚烧。致使全市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街道变成废墟。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受害人数之多、杀人手段之残酷为人类文明史上所罕见。日本军国主义是这一暴行的罪魁祸首。
全片共分十集:
第一集:杀人比赛
    主要再现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统治下的少尉“野田 岩”和“向井敏明”之间展开的杀人比赛。这两人以杀人多寡为娱乐。各挥宝刀不择老幼逢人便杀。结果野田 岩杀戮一百零五人,向井敏明则以砍杀一百零六人获胜。
此两人1947年12月18日被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定:“野田 岩”和“向井敏明”以屠戮平民,认为武功并以杀人多少作为竞赛娱乐,可谓穷凶极恶,蛮悍无与伦比,实为人类蟊贼、文明公敌。
第二集:南京沦陷
    日军在占领上海约一个月后,到达南京郊外。随着一阵阵刺耳的警报声,日军的飞机在南京上空狂轰烂炸。到处一片狼迹。惊慌失措的市民四处逃藏,到处可以听到南京保卫战的大炮和机枪声。中华门、光华门、中山门、太平门和平门城楼相继被日本攻破并插上太阳旗。日军嚎叫着,蜂拥进城,横冲直撞,见人就砍,见店就抢,就连寺庙也不放过。
第三集:安全区
    1937年11月,国际友人拉贝、马吉、魏特琳等组建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以保障站后南京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安全区位于南京城西北角,占地3。86平方公里。整个安全区内收容和保护的难民最多时达25万人。他们是;‘拉贝,巍特琳,马吉‘等。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在中国人民最为难的挺身而出帮助我们的国际友人。
第四集:伍长德
    伍长德:汉中门屠杀的幸存者,曾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伍长德回忆汉中门屠杀的过程,以及他从死人堆里逃生的经历。
第五集:草鞋峡
    唐光谱、石明就是草鞋峡大屠杀中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幸存者,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于1947年3月10日判定: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夜间,日军将被俘之国军及难民计五万七千余人囚禁与幕府山下之四、五所村,断绝饮食,冻饿死者甚多。复用铅丝两人一扎,排成四路驱至下关草鞋峡,用机枪悉于扫射后,复用刺刀乱戮,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悉投于江中。
第六集:李书海、李学发
    1937年12月的一个深夜,100多名全副武装的日军包围了李家岗村,把全村的青年男子逼到村前的田地里当活靶子刺杀,边杀边发出“呀呀”的怪叫和狂笑……
第七集:东史郎日记
    日军上等兵东史郎,在日记中记载了他们如何将中国人慢慢折磨致死的过程,其手段之残忍,令人毛骨悚然……
第八集:夏淑琴
    幸存者夏淑琴讲述她一家的遭遇,两个姐姐遭奸杀,他家与邻居家两个家庭十三口人,只幸存两人……
第九集:李秀英
    曾在1947年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案中出庭作证的李秀英,控诉日军在她身上留下37处伤疤的罪行。
第十集:罗瑾和吴旋
    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当时日军自己拍下的16张在南京烧杀抢掠的罪恶照片。1947年3月18日,这些照片成了侵华日军滔天罪行的铁证。

    1946年5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对日本28名甲级战犯进行了争议的审判。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元凶,原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连同其他六名战犯,于1948年11月12日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处绞刑。并于同年12月22日执行。原日军第六师团长谷寿夫于1947年3月10日被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并于同年4月26日在南京雨花台执行枪决。
    “杀人比赛”的向井敏明和野田岩连同另一名刽子手天中军吉,1947年12月18日被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于1948年1月28日在南京雨花台执行枪决。1947年3月10日,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谷寿夫战犯案件的判决书中判定“……计于中华门外花神庙、宝塔桥、石观音、下关草鞋峡等处。我被俘军民遭日军用机枪集体射杀并焚尸灭迹者,有单耀亭等19万余人。此外零星屠杀,其尸体经慈善机关收埋十五万余人,被害者人数达到三十万人以上。
    整个作品从尊重历史出发,采用厚实而凝重的黑白画表现风格,客观地再现那段苦难的历史。愿三十万死难同胞的鲜血,化作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祈求和平、振兴中华的宝贵精神财富。愿南京大屠杀的悲剧永不重演,愿人类的正义与良知永存,和平万岁!

一些社会知名学者及人士给与本片的支持与帮助,在此感谢你们对这部作品给于的关心和支持。

 

 

 

 

 

 

 

相关新闻
祭奠一位善良、可悲的老人
贾元良:不要拿南京大屠杀照片说事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驳斥日媒报道:未撤换任何照片
美国华社纪念南京大屠杀71周年 促日本政府道歉
南京大屠杀71周年 “南京祭”首次在美南湾举行
南京各界纪念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71周年
南京社会各界人士悼念30万遇难同胞(组图)
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七十一周年檄文
美籍华人魏乐先生捐赠其收藏的魏特琳画像等一批藏品
《金陵之殇》——12月13日忌日诗
南京大屠杀历史又添新证(组图)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1周年祭:关于《动画片 南京1937》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关于我们|援助共建|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