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识之士认为,植根于民间的友好是中日关系的根基
图为日中友协长野支部的一些负责人 孙东民摄

  编者按:中国和日本之间充满恩恩怨怨,古有日本遣唐使等友好交流,近有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的侵略。惨痛的教训赋予“中日友好”一词更深刻的内涵。日本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植根于民间的友好是中日关系的根基。中日两国要想推动彼此关系的发展,应该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继续发挥民间主渠道作用,特别是民间友好团体的作用。日中友好团体曾在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那么,在当前中日政治关系处于矛盾之时,日本对华友好团体的现状如何?它们在为日中友好做些什么工作呢?

  在日本,主张日中友好的团体不计其数,诸如日中科技交流协会、医学交流中心、气功协会、武术太极拳联盟、少林寺拳法联盟等团体。专门从事与中国进行交流的民间团体,最著名的有7家,它们是“日中友好协会(以下简称日中友协)”、“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日中友好议员联盟”、“日中经济协会”、“日中协会”和“日中友好会馆”,人称“日中七团体”。

  日本民间对华友好团体的建立经历了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1949年,与鲁迅有密切交往的内山完造等成立了“日中贸易促进会”;同年,帆足计等部分日本政治家成立了“中日贸易促进议员联盟”;1950年,日中友协正式宣布成立;1954年,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成立。第二个高潮是在中日关系正常化前后,日中经济协会成立于1972年;日中友好议员联盟成立于1973年;日中协会在1975年成立。

  日中友协有2.5万会员,近十年来人数基本没变化

  在开展日中友好活动时,人们习惯将日中友协排在最前面,它也是日本国内成立最早、会员最多、影响最大的对华友好团体之一,因此,日中友协可以说是日本对华友好民间团体的缩影。为了解日本对华友好民间团体的现状,记者6月15日采访了日中友协。

  日中友协常务理事兼事务局长酒井诚先生负责接待记者的采访。走进日中友协的办公室,记者看见报架上摆放着《人民中国》等中国书刊、中国文艺演出的海报、从中国进口的中药宣传品等,让人一看就有种亲切感。

  酒井先生生于战后,长在东京,他18岁时到中国留学交了不少中国朋友,此后一直从事日中友好工作。酒井是位中国通,由于他长期在日中友协工作,称得上是日中友协的“活字典”。他向我介绍说,日中友协在东京设有中央一级的“本部”,在日本各地设有450个“支部”。目前,著名画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平山郁夫担任会长,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副会长村冈久平任理事长。另外,前首相村山富市和自民党前干事长野中广务担任日中友协的名誉顾问。

  目前日本社会也处在大变动时期,对华民间友好团体面临如何继承和发扬友好传统的问题,有些团体还存在人员老化的问题。日中友协实行会员制,约有2.5万会员,会员人数在近十年来基本没有变化。一些老的友协人士去世了,又会有新人补充进来。从年龄结构上说,由于多数会员是在工作之余从事友好活动的,因此五六十岁的退职人员最多,不过年轻人也不少。日中友协本部有专职人员10名,年龄最小的是29岁;部分地方友协也有专职人员,比如长野县友协有6人、大阪府和爱知县各4人。

  经费收入比以前好,多数专职人员没工资

  酒井还对记者谈到目前日中友协的经费问题,他说,协会去年收入约为1.4亿日元(100日元约合人民币7.5元),大体上来自4个部分:一部分来自会员的会费,一部分是发行报纸《日本与中国》的收入和广告费,还有一部分是组织安排中日人员互访等事务费,还有少部分是靠创收。过去曾有一个时期,日中友协连维持开支的经费都没有,专职人员长期无报酬,那时许多人为了生活,只好到外面找与中国有关的工作,比如到友好商社做点对华贸易什么的维持生计。目前,日中友协本部的专职人员有工资,但比普通日本职员的工资要少得多。地方的专职人员一般都是退职人员担当,基本上不拿工资。许多参加友协活动的朋友也不讲报酬,支撑他们的是日中友好的信念。酒井强调说,村冈理事长每天来上班但不拿工资,顾问和会长也全是自掏腰包为友协干事。

  据记者了解,日本其他对华友好团体经费的收入状况、来源等情况也大致与日中友协差不多。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的事业经费完全自筹,主要依靠事业劳务费和会费;日中协会的会员多来自日本社会的知识阶层,现有个人会员461名,法人会员108家,协会的日常活动经费自筹,包括事业收入、募捐、会费等,协会的负责人原则上义务服务,无报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会员以文学、艺术界人士和经济界、新闻出版、宗教、体育等团体法人为主,活动经费完全依靠个人会员的会费和团体会费。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专务理事佐藤纯子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当今日本经济至上主义的世道中,我们一贯坚持独立的人格,从来不沾铜臭,从不随波逐流,这是最让我们引以自豪的地方。我们不是一闪即逝的焰火,而是在种植心灵的大树……”

  日本对华友好团体现在做些什么

  日本各对华民间友好团体的活动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成立50多年来,与中方签订过105件协定和协议,在中国举办过42次展览会和协助举办过88次国际展览,在日本举办过140次展览贸易洽谈会,组织过900次日本代表团访华和接待过近3000个来自中国的团组。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多年来一直以促进两国文化界的相互往来为重点,多次举办舞台演出、电影、音乐、文物展和书法研讨会等活动;中国的文化界名人梅兰芳、夏衍、曹禺、周扬、老舍、巴金、王蒙等都曾作为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客人访日。日中友好会馆通过经营宾馆、办公楼出租等事业运作,补贴过3000多名中国留学生,被看成是“中国留学生之家”。

  近年来,日中友协为促进日中友好做了大量工作。2003年,日中友协募集了2000万日元的防护服、消毒药品等,协助中国抗击非典;2004年,它参与组织了日本大相扑公演团访华的活动。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日中友协的办公室墙上有一幅招贴画,上面写着“为了和平,相聚南京”。酒井先生告诉我,这是为纪念日中友好合作修复南京城墙10周年和战后60周年,日中友协将组织日本人士前往南京与中国方面举办盛大纪念活动。日中友协1995年曾发起过修复南京城墙的活动。平山会长说,修复南京城墙当然不仅为保护古迹,更重要的是具有象征意义,在于唤起人们正确对待历史,更自觉走进日中友好的行列。

  日中友协在各地有支部,组织比较健全,凭借这个优势,它为日本国民正确了解中国做了大量工作,并培养了许多对华友好人士。许多人都知道,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是一个极端反华的右翼分子,但很少有人知道,离东京不远的茨城县知事桥本昌却是一位有名的对华友好人士。日中友协茨城县支部有会员1300人,会长就是桥本知事。2004年4月他们开会时,一些右翼分子开着宣传车在会场外大声叫嚷,骂日中友协和桥本知事都是中国的走狗。桥本知事大声反驳说,在中日关系遇到困难时,我作为知事担任日中友协茨城县支部负责人理所当然。桥本知事这番话对会员鼓舞很大。

  日中友好的活力在人民的交往当中

  酒井先生对记者强调说,日中友好活动应是从大众中做起的。1984年,日本3000名青年应邀到中国访问,在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青年现在都是日本社会的中坚力量,其中有好几位后来还当了市长和知事,在日本社会的影响力增加了十倍、百倍。今后日中友好协会在适当时机还会再组织这种交流。

  酒井先生说,中日两国文化背景相似,但行为方式和思维却不同:中国人惯于理性思维,说事情会拿出论据一二三;日本人看重“情”,跟着感觉走。对日本人来说,理性固然重要,但能够互相交流的方式可能更有效。如在促进双方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时,与其说教一百遍,不如在对方家中住一晚。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时代变了,人们的感观也在变,日本应该适应中国的变化。在日中关系中,日本虽然发生过右翼捣乱等事件,但绝不是主流。目前日中关系中的主要问题是靖国神社等历史认识问题,如何认识历史首先是日本人自身的问题,关系到日本民族将来怎样在世界上生存。日本的知识阶层正在思考亚洲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认为应与中国携手,否则就没有日本的生存。

  采访快结束时,日中友协的朋友交给我一份今年的事业活动计划,上面写着日中青少年交流、绿化等许多项目。日中友协平山会长对我说,21世纪的友好寄希望于青年,他对日中友好的未来充满希望,尽管日中之间政治关系有“摇摆”,但文化与人员交流始终没有中断过,规模与频率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隋唐几百年间,日本人才有约5000人访问过中国;如今一天就有1.5万日本人聚集在北京。他说,日中友好的活力在人民的交往当中,日中友好协会今后将展开更广泛的交流活动。

  《环球时报》 (2005年06月20日 第十九版) 

6月15日,本报记者前往日中友协采访,
图为其东京本部办公室一角。 孙东民摄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关于我们|援助共建|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