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现代快报“南京城的控诉???南京沦陷民间图片收藏展”在南京市长江路101号文化艺术中心开幕。从上午九点开始,参观者就络绎不绝。刚进入展览大厅,现代快报社副总编赵磊为展览撰写的序言就带领参观者沉浸到了历史的情境中,“公元1937年12月13日,残暴的侵华日军攻陷南京。此后的6个星期里,古城南京和她的人民亲历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280张图片记录了日军在南京施暴的全过程,它们所展现的史实更是让参观者肃穆,无不动容。
幸存者泪水满眼眶
85岁的王雯玉:“我清楚地记得我妹妹的腿被炸弹炸得血肉模糊……”
昨天的图片展吸引了不少老人,他们都见证了或者亲历了那场血腥屠杀。85岁的王雯玉是大屠杀幸存者。昨天下午王老太太弓着腰,独自蹒跚而来。面对着照片老太太一边看,一边落泪,“这些照片又让我想起那段往事。”王雯玉老人见证了那场血腥屠杀,但是她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也很少和别人讲起往事,“每次讲起来我都会心痛,我怕痛。”六十八年前,王老太太的六个亲人殒身于日军的炮弹之下,“我清楚地记得我妹妹的腿被炸弹炸得血肉模糊……”眼泪一下子又涌出了她的眼眶。
81岁的芮老先生白发苍苍,他动情地说,68年前,他亲眼看见外婆和舅舅命丧于日军的轰炸,母亲的眼泪都流干了……参观后,芮老先生在展厅的留言簿上写下了“欲哭无泪,欲泣无声”、“祖国强大了才能捍卫他的人民!”
而更让人们动容的是58岁的于新周先生在现场咬破手指,用自己的鲜血在留言簿上写下了“报仇”两个大字。于先生的父亲经历了那场屠杀,幸运地存活了下来,父亲经常向儿子讲述着那段亲历的往事,直到去世之前。昨天患有心脏病的于先生不顾妻子的劝阻,独自来到展厅,写下血书,之后泣不成声。
五岁幼童静观图展
5岁的陆馨怡:“他杀了这么多中国人,要枪毙他!”
展厅的前方布置了一块长达20米的横幅,横幅上写着“忘记昨天的人没有明天”。参观者都主动走到横幅跟前,写下自己的名字和简短的感言。一位五岁的小姑娘陆馨怡跟随爷爷陆照华老先生一起来到展厅,馨怡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在横幅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七十岁的陆老先生是前几天从快报上得知图片展的事情,于是就把孙女带过来一起观看,“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不仅我们不能忘,更重要的是不能让我们的后代忘却。”
陆老先生拉住孙女,带着她从第一幅照片开始看起,一张一张地为孩子讲解。年幼的馨怡认真地看着、听着。接着,她的小手握成手枪状,冲谷寿夫的图像点了一下,说:“他杀了这么多中国人,要枪毙他!”一圈看下来有半个小时,馨怡也沉默了半个小时。陆老先生说,活泼的馨怡很少有这么安静的时候,希望她真能把这段历史铭刻在心。
德国人乘飞机来参观
安迪:“不能让历史再重演,不要有战争!”
昨天在展览中,一名身材高大、黄头发、高鼻梁的老外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为了参观这次图片展览,这名老外特地提前从浙江乘飞机回南京。他叫安迪,来南京五年,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对南京也有了深厚的感情。“我一来到这里,就感到一种别样的气氛。”
看完图片之后,安迪沉默了一会说,这里展现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如果没有丑的一面,也就没有战争,没有这么多南京人被害。
作为一名德国人,安迪说,他从小就接受了很客观的历史教育,虽然曾经对犹太人犯下了累累罪行的是他们的先辈,但是如今德国人所受的历史教育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我知道日本年轻人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严重性。”有一年的12月13日,当南京的警报拉起,安迪的一名日本女同学当场就哭了,直到那个时候,他的日本同学才知道大屠杀留给中国人的创伤有多么深重。
安迪说,牢记历史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明白牢记历史的目的,一要让日本政府承认历史说“对不起”;二要让日本的年轻人知道历史、了解历史;三不能让历史再重演,不要有战争,“NO WAR!”
红万字会成员追忆历史
世界红万字会新加坡总主会成员杜春怡:“日本政府如果不向中国人民道歉,全世界人民都无法原谅!”
昨天下午世界红万字会新加坡总主会成员杜春怡也来观看图片展,再过一个小时杜先生就要离开南京了,但是他说,无论多忙,也要来看看这些珍贵的图片。
红万字会是一个国际性的慈善团体,不分种族,一视同仁是他们救助的口号。
当年南京也设有红万字会的分会,当时的副会长许传音协助西方人士保护了许多中国同胞,其家所在的峨嵋路7号也是庇护难民的一个重要场所,他所领导的红万字会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掩埋遇难同胞尸体4万3千余具,他还协同西方人士一起前往难民受害地拍摄日军暴行。
之前杜先生对南京大屠杀只是书面上的了解,而昨天的参观让杜先生感到触目惊心,“大屠杀对于南京人民,对于中国人民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日本政府如果不向中国人民道歉,全世界人民都无法原谅!”快报记者解璐
【市民观感】
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前党委书记、离休干部张烈山:日本军国主义带给我们城市的痛千万不能忘记,越是富裕越不能忘记国耻。南京城,30万同胞啊,被残忍地屠杀!今天展出的这些照片应该拿到日本议会、拿到日本各地、拿到东盟国家巡回展出。看看日本军国主义带给人类的灾难。
南京市民潘宁:我的父母都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父亲生前曾与李秀英等人到日本,向法庭起诉日本战犯,参加和平祈祷。日本一些人竟然说父亲的证言是虚构故事。我今天特别带来了一些图片资料,还有这里展出的由日本人自己拍摄的照片,难道都是虚构的吗?日本右翼在给孩子看的教科书里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这是居心叵测。父亲临终前对我说,没有什么遗产留给我,只有1937年12月那段历史资料,要我在每年12月13日,都不要忘记到江东门纪念馆悼念遇难同胞。父亲虽然去世了,不能看到日本人道歉,但他希望日本人的下一代能向中国人谢罪。
市民黄女士:我女儿在读小学,早几天就要我带她到江东门纪念馆去参观,每年12月13日南京都要拉警报,以示警钟长鸣。我们打算明天去,今天先来这儿看看图片展。爱国之心对孩子最重要。不知国耻怎么能发奋努力?快报记者赵守成
王选:南京人最有义务保存屠城史
灰色的呢子大衣、很有质感的粗针黑色围巾,显得端庄大方;一双大眼睛,说话时直视着你,很有穿透力。昨天下午,731部队细菌战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出现在南京市文化艺术中心,参观由快报主办的南京沦陷民间图片收藏展。一幅幅再现屠城史的黑白照片,一张张不屈抗争的真实记载,令王选时而热泪盈眶,时而义愤填膺。她说,南京人最有义务保存并再现那段历史,因为忘记过去就要失去未来。
“我头脑里一直想着李秀英”
这是王选首次在国内看南京沦陷图片展。参观结束时,王选说:“从头看到尾,我头脑里都想着南京普通妇女李秀英。她英勇反抗日军凌辱,身上留有刺刀刀疤,战后多次赴日本声讨二战时日寇暴行。照片上那么多刺刀、坦克、大炮、鲜血、死尸,但淹没不了一个勇敢女性不屈抗争的身影。”说到这里,王选忍不住流下热泪。她说,李秀英代表不可征服的人道和人心,代表生命的强大力量,她强忍屈辱,并坚强地活了下来,作为证人控诉日军暴行。相比而言,日寇虽貌似强大,却像樱花一样生命极为短暂。
快报此次图片展的题目是“南京城的控诉”。王选对此十分赞同,她说,作为南京人,不能不知道那段历史是怎么回事。南京人最有义务保存好那段历史。
战争让无知青年变成刽子手
仔细看完280多张珍贵照片,王选说,她印象比较深的是那张日军在杭州登陆的照片。她领记者再次来到这张照片前,指着照片上背着背包走在行军队伍里的士兵说:“你看,这些普通年轻人两个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副惊恐未定的样子。这时他们的人性还没有泯灭。可是你再看看这几张,大肆屠城的日寇凶残狰狞的嘴脸。是战争让人变成了野兽!”
王选建议每张照片下面都注明出处、拍摄时间地点及历史背景,还有照片上这些人的家属、后人在哪里,能否找到?照片是如何收集到的?其中肯定有不少感人的故事。
南京应建口述历史资料馆
王选说:“德国与日本不同,德国对屠犹有强烈的罪恶感,但许多日本人甚至主流社会竟然肯定侵华战争是正当战争,我们必须警惕。日本书店里过去有不少客观记录二战侵华历史的书籍,这几年明显少了。南京大屠杀已过去整整68年,幸存者目击者已越来越少。日本右翼却日趋猖狂,加紧否认侵华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目的就是要复活军国主义。现在已到了最后时刻,我们要和时间赛跑,抓紧抢救就要失去的历史资料,南京应该赶快建一个口述历史资料馆。电影《钢琴师》的导演就自己掏钱,建一个二战时期犹太人口述历史资料馆。”
希望民间多收集历史资料
对民间收藏历史照片资料,王选给予充分肯定。她说:“不能仅依赖几个学者、专家去研究,他们毕竟力量有限,大多依靠文献资料。吴先生等民间爱国人士在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68周年时候推出这些珍贵照片,很有意义,对我很有启发。希望有更多的像吴先生这样的爱国人士积极参与进来,收集、保存、再现历史资料,这是民族的事业。”
王选感叹,我们对二战历史的调查研究还不够充足。至今没有一位中国导演拍出像《辛德勒名单》那样有国际影响的反映二战题材的电影。许多西方人还不知道二战时中国战场发生的事。因此,应该有更多的民间人士参加到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中去。特别是要加快口述历史的整理和挖掘,包括对二战时使用过的旧式家具、房屋等遗物,都应加强保护。
2005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