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虽然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但一些重要的抗日遗址遭拆毁或挤占的事情仍在发生。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任苏智良提到了上海闸北区的四行仓库。他说,1937年“八百壮士”在那里坚守的事迹早就写进了中学的历史课本,但现在那里已经变成了家具展示城,只有六层的一小部分是用来纪念抗战历史,这是极其让人痛心的事情。
有人怀疑,抗日战争遗址是不是因为离现在时间比较近所以文物价值就相对较低呢?
“一提到文物,人们就会自然想到古代的东西,这是错误的反应。”苏智良教授说。这位研究“慰安妇问题”的权威学者举例说,联合国将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列为“警世性世界文化遗产”,用来反省战争,更好地走向未来,“永久地长期保留它们是当代人的责任,因为它们是人类的共同财产”。
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副会长林治波认为,文物的价值不能以时间长短而是以对现实生活的意义来认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抗战遗址和文物的意义应该更大而不是更小。
“耻辱也需要记录”,林治波说,民族发展需要记录,一种是记录光荣的,一种是记录耻辱的,后者激励民族发奋图强。苏智良认为,抗战文物承载着民族沉重的历史,如731部队的遗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对国人是警醒,对日本人更是。这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如何去记忆和看待60年前的历史。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在这方面注意得不够,只保留了与新四军和八路军有关的遗址,但一些展现日军侵华暴行的遗址更应该保留下来。
专家普遍认为,摆在抗战遗址保护面前更大的问题是,如何能在追逐发展和经济利益的大潮中求得抗战遗址保护事业的长远之计。
(《国际先驱导报》6.2 韩轩 王旒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