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落纸想当时,有意抹涂摩诘诗。
“多”字何如“休”字好,长留红豆写相思。
这是1987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书法家赵朴初居士访问琉球首府那霸,在冲绳博物馆得见他的祖先赵文楷身为清国册封正使出使琉球国时碑刻手迹后写的七绝。唐代诗人王维《红豆》诗,千古名句,任人皆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赵文楷为维护和加强中琉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了一字之改: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休采撷,此物最相思。
对生于南国也生于琉球的红豆,经“一字师”赵文楷这样改劝君“多”采为劝君“休”撷,更加凸显出对中琉友谊的热爱与珍惜,真是情透纸背,呼之欲出了。
赵朴初早在1955年访日由香港飞经琉球时,因中日两国尚未复交,为怀念祖上赵文楷赋诗:
星槎吾祖昔曾游,诗卷怀涛浩荡秋。
百五十年无限事,飞鸿一瞬过琉球。
这次他还访问参观了琉球伊江氏园林、识名园、育德泉等名胜古迹,多处见到琉球人民妥善珍存的祖上赵文楷碑刻,导引的学者向他详尽介绍了赵文楷(号介山)当年使琉的情况,使他
感慨琉球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使者爱敬深情,勃发诗兴:
难得残碑供拓本,更从沦海觅遗珠。
携归不作传家宝,好作亲邻万代图。
强识博闻惊学业,吾家旧事叙能详。
从知美意无穷已,携手同行岁月长。
为此,赵朴初还特意写了一段感言:
介山公持节中山,以清廉著称,当时举国上下,咸饮其德行,怀念不已。余闻之深有感焉!前人之德泽流及后世,虽隔百八十余年,世殊事异,犹能唤起两国人民亲戚、兄弟之感情,吾人生于今之世,有志于友好和平事业者,可不勉欤?!
赵文楷(1760-1808),生于安徽太和县望天乡保平村。幼年聪慧,善作诗文。1787年28岁时,乡试考中举人,后又考中进士,1796丙辰科状元。清仁宗嘉庆帝(1796-1820)特赐御诗,后两句是:“文楷嘉名期雅正,为霖渴望副求贤。”被授予翰林院修撰、文渊阁校理等文职。1799年被仁宗任命为赴琉球册封中山国王特使。据《隋书》《明史》等记载,我国台湾省东北的琉球,从隋时建国后,即与我国频有往来。赵文楷深知这是“紫云天半护神州”的一项光荣而决不容辱的使命。他在笔底生发豪情:“直教薄海沾皇泽,敢谓乘风惬壮游”。“珍重此行劳圣虑,莫将奇险更轻论”。
当年海上扁舟远航,狂飙巨浪,赵文楷一行均不适应,“哇吐者相枕藉”。他为了鼓舞士气,抒诵《渡海放歌行》:“回头更语神州叟,醉中少弄壶中否?琼浆玉液吾何为,但愿此海成春酒。”经过5昼夜搏斗风浪,终于到达那霸,受到热情欢迎。赵文楷将从福建带来的两株“十八娘”良种荔枝苗手植于琉球使馆内,并且对“十八娘”深情吟咏:“宿缘真不偶,异国亦何伤?”“孤根托绝域,宿土忆中原”。
使团到达琉球不久,团员中的游击将军陈瑞芳不幸病亡,赵文楷除为陈将军安葬外,“以诗挽之”:
生死诚如寄,功名已足传;
纵令终牖下,徒得妇人怜。
1799年7月24日,中山国新国王尚温加冕大典隆重举行。赵文楷身穿正一品鳞蟒礼服,宣读仁宗皇帝册封诰命诏书,并赐尚温国王王冠、锦袍、玉带等物。那霸全市甚至琉球举国,沉浸在一派欢庆中。
赵文楷琉球之行,写下了大量诗歌,后整理成《槎上存稿》行世。现举《使馆楼中》一首:
海云漠漠树苍苍,
楼对平山一桁长。
雾隐帘前无鸟雀,
潮来窗外有帆樯。
钟声满院丁冬响,
花气巡檐自在香。
高卧绳床消永昼,
此身忘却在殊方。
1809年,仅48岁的英才赵文楷在山西兵备道任上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