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7月1日电 杨养正:“八百壮士”的清苦人生

 在重庆最为繁华的南滨路的尽头,几座等待拆迁的青砖黑瓦的老楼格外显眼。杨养正,以顽强的抗日壮举震惊中外的“八百壮士”之一,已经默默地在这样的老楼里度过了60载春秋冬夏。

 梦回四行仓库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开始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在此与日军展开了长达3个月的淞沪会战。1937年10月26日,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在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面对日军重重包围,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四天五夜,击毙日军200余名,被称为“八百壮士”。

 杨养正就是这“八百壮士”中的一员,时任一连三排少尉排长。“为了吓唬敌人,我们就号称自己有800人,实际上是450人左右,与敌人实力悬殊。”杨养正轻摇着手中的蒲扇说。

 敌众我寡,恶战伤亡在所难免。杨养正说,接到命令守卫四行仓库,队伍还未完全进入仓库,敌人已经追上来,用机枪猛烈扫射,营长杨瑞符受伤,一些在队伍后部的战友纷纷倒下。

 机枪扫射、敌机盘旋、大炮轰鸣,也许这些都是永远存在于91岁高龄、双目失明的杨养正心中的影像。毕竟,那次战斗之后,他就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左眼。他对记者说,“那时候我们伤亡很大,但大家抗日的斗志也很坚定,战斗很猛烈,日军的步兵不断后退,于是就派出飞机、坦克对我们进行轰炸。撤退的时候,日军用坦克挡住我们的去路,我冲上去用钢弹枪打坦克时,飞来的弹片炸瞎了我的左眼。”

 68年过去了,也许那时的切肤之痛已然模糊,反而是那些艰难的日日夜夜更让杨养正魂萦梦绕。“四天五夜,老百姓们冒着生命危险每天夜里从租界给我们送来吃的喝的。一个女学生还偷偷送来了国旗,我们27日就在四行仓库升起了国旗。日本人气得不得了,进行了猛烈攻击,但我们无所畏惧,始终坚守着仓库。”

 杨养正说当时的英租界代表要求他们撤退,说是“抗战不在一寸一地。”,之后国民政府也命令部队撤退。但是,爱国将士们却不愿意就这么放弃自己的国土,一次又一次违抗了多方的撤退命令,直至10月30日晚才不得不撤退进入租界。

 难舍爱国情结

 如果说四行仓库升国旗是激昂斗志的表现,那之后的一次升旗却是那个年代中华民族受尽磨难的显现。1937年11月1日从四行仓库撤退至英租界后,部队暂时住在租界一营地。抗战一周年的时候,大家想升旗纪念,向英国人申请没得到批准。

 “在我们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升国旗非得要英国人批准吗,所以不批准我们还是升旗了。”杨养正有些激动。然而,这次升旗却导致了激烈的冲突。英国人带着武器,殴打赤手空拳的中国军人,100多人因此受伤。之后,英国租界代表还将部队的军官与士兵分开禁闭,万众一心的官兵都进行了绝食反抗。中国军队官兵绝食3天的消息传遍了上海大街小巷,租界的民众纷纷进行抗议,向英方提出“纪念抗日一周年合情合理,如果不释放中国军人,租界人民就要罢市反抗。”在此压力下,杨养正和其他军官才又重新回到营地和士兵们重聚。

 二战爆发后,杨养正和战友被日军从租界押送到安徽芜湖,被逼做苦工、挖战壕。1943年4月,杨养正和其他30多名战俘集体越狱成功,并经河南、湖北辗转来到重庆。逃亡中,他根据看到的一副对联“养天地正气,发古今完人”,而将原名杨德余改为杨养正。他说,“我要为正义而战。”

 1944年,杨养正被送到位于重庆长寿的残废军人教养院,他和一位比自己小12岁的重庆姑娘赵孝芳相遇了。秀丽善良的赵孝芳爱上了这个左眼残疾的抗日英雄,并不顾家庭和朋友的反对和他订婚了。但是,同样爱国的两人约定“不打跑日本鬼子绝不结婚”。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了。第二天,8月16日,杨养正和赵孝芳举行了简单的婚礼。78岁的赵孝芳老人回忆当年仍然露出甜蜜的笑容:“抗战胜利了,到处都是鞭炮声和欢呼声,在那个时候结婚真的是太幸福了。”

 60年伉俪情深

 杨养正1946年以少校军职退伍,分配到现在的重庆南岸区副食水产公司,而赵孝芳则到了现在的水运公司。两人在老房子里一住就是几十年,静静地生活,从来不对外人谈及往事,连做了几十年邻居的人都不知道杨养正就是“八百壮士”之一。

 走进杨养正30平方米、两间一厨的家,房间虽然阴暗狭窄,但家具摆设却十分简单干净。双目失明的杨养正因为年事已高,日常生活都需要老伴赵孝芳的帮助。老房子没有卫生间,每次都需要老伴搀扶着他到300多米外的公共厕所,还得爬上一排石梯。每天,赵孝芳都要给杨养正定时喂药,把衣服按顺序放在床边,陪着听能让杨养正最喜欢的能给他带来信息的收音机。为了让杨养正舒服一些,赵孝芳还常常去2公里外的商店给他买最爱吃的上海产的话梅糖,给他做喜欢吃的饭菜。 “没有她,我活不到现在,我最高兴的就是每天和她在一起。”杨养正说。

 然而,赵孝芳也是78岁的老人,2001年做了结肠癌手术,现在又因冠心病而导致心肌严重缺血。而且两位老人的退休金加起来也只有1000元左右,要看病吃药,还要日常开支,生活其实很艰难。他们的二女儿杨庆玲和老人住在一起,她说,“父母都年纪大了,又有病,钱根本不够,都是省吃俭用留着看病吃药。我也退休了,一个月才400多元,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只能陪着他们照顾一下他们。”她告诉记者,现在虽然重庆大坪医院提出为父亲承担所有医药费,但每次来去都要花70多元,只有大病住院才去那里,一般生病还是在外面随便买些便宜的药,像6元一盒的地奥心血康和3元一瓶的复方丹参片都是常用药。

 面对生活的困难,两位老人的态度却异常平静,也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需要什么帮助的话。只是在女儿说话时,赵孝芳才偷偷地看了一眼杨养正,而杨养正仍自摇着蒲扇不发一言。而当赵孝芳拿出他们金婚的照片给记者介绍时,杨养正乐呵呵地说,“今年再去拍一张。”今年的8月16日,是他们俩结婚60周年的纪念日。

 也许这样的淡泊来自生活的磨砺,也许压根就来自他们的内心。有一些细节让人无法忘怀:杨养正端坐在沙发上,不断询问老伴“记者坐下了吗?”“给他们倒水了么?”“天气太热,把风扇打开让他们凉快点”……刚刚做完手术,杨养正因白内障失明多年的右眼能够感受到光。他扬起头朝着窗户的方向“看”了一下,问老伴“太阳没晒着他们吧?”这些朴实的话语让人忽然间理解到为何杨养正和他的老伴能在这样简陋甚至有些艰苦的环境中,保持着平静的心态,默默地享受人生。

 当60多年前枪林弹雨的轰轰烈烈化作漫长岁月里的一缕青烟,湮没的是对苦难的记忆,延续的是清苦的人生:清者自悠,苦亦有乐。(完)

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5-07/01/content_3163544.htm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关于我们|援助共建|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