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专电昨天下午,回到宾馆,杨老还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当年到孤军营探望过战士们的一位小姑娘的电话。如今,这位“小姑娘”住在台湾,已经是84岁的老太太了。
杨老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在孤军营时,上海市民以及各种慰问演出团体经常会去慰问和探望他们。而当年的杨养正,也算是个文艺积极分子,大家唱歌时,他常当指挥。据杨老介绍,在一个慰问演出团中,就有一位19岁的女演员,叫叶茵绿,也就是如今身居台湾的这位八旬老太。
和当年的老熟人通过电话后,杨老很是开心,在房间里,自己又动情地唱起了《流亡三部曲》,这似乎一下子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拉到了当年的战场。唱了一曲,老人明显显得有些累了,在场的人无不劝他休息一会儿,但他喝了一口水后,又挺直腰板,接着唱了起来。歌声悲怆、深情,整个房间一时寂静无声,只听见歌声在回荡。“中国人不当亡国奴”
谢晋元之子昨与杨养正见面,并称四行仓库保卫战有三大意义
本报上海专电
当年在四行仓库以及英租界孤军营,524团副团长谢晋元总是亲自向2营1连1排的排长杨养正下达命令鼓励教育。昨天,已经双目失明的杨老,在四行仓库与老团长之子谢继民见面。
老兵泪拥团长之子
上午9点过7分,刚刚坐下欲平复激动情绪和迅速升高的血压的杨老又被人告知:“面前站着一个人,他就是谢晋元团长的儿子???谢继民,是专程来看望您老的。”老人闻言后,马上从轮椅上站了起来,什么也没说,双目“平视”前方,想摸索着往前走,以靠近谢继民。谢见状,急忙跨了过去,一把拥住了老人。两人相拥时,杨老又泪满眼眶,哽咽着说:“继民啊!”也许此时,什么也看不见的杨老脑海中浮现的是当年谢团长的身影。
1937年10月31日凌晨,八百壮士奉命撤入四行仓库附近的英租界。租界方面惟恐触怒日寇,竟下令收缴了战士们的枪械,将他们软禁起来(时间长达4年零48天)。其间,日寇视这些战士如眼中钉,用各种方法威逼利诱,无果。1941年4月24日,被日寇收买的3位士兵,在烧火房里刺杀了谢晋元团长。噩耗传出,上海市民前往吊唁,最后大家排队挨个悼念了3天3夜,场面悲壮。
保卫战有三大意义
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谢继民道出了四行仓库保卫战的重要意义。他说:“四行仓库保卫战在整个抗战中其实只是很小的一次战斗,保卫的整个仓库也才3万多平方米,参加战斗的中国官兵也不过420多人。但此次战斗为什么在抗战史上又有重要的地位呢?主要有三点:第一,四行仓库隔河对望便是外国租界,此战斗无疑是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第二,四行仓库地处上海市区,每天目睹战斗的上海市民何止千百,仓库里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能激励上海市民乃至全中国人,增强他们‘不做亡国奴’的信心;第三,日寇当时叫嚣着‘3个月灭亡中国’,而四行仓库就打了四天五夜,足以给日寇造成心理压力。”
据悉,曾经参加过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杨养正,在1943年几经努力辗转到达当时的大后方重庆后,因此被授予英勇忠贞勋章,并晋升少校军衔。
再唱《八百壮士歌》
最后,杨老和两个晚辈???谢继民和上官百成合唱了当年与《义勇军进行曲》齐名的、人人都会唱的《八百壮士歌》。
对话中国强大了老兵改歌词
记者:回到当年的旧战场,心情怎么样?
杨老:非常地感动,这是我流过血的地方。
记者:我看你眼泪掉下来了?
杨老:没办法,不由自主,实在忍不住。
记者:是在一楼看到谢团长的铜像那一刻吗?
杨老(眼含泪花):对!但我看不见啊!我把铜像摸了摸。内心痛苦得很。谢团长对我们的教育很好。
记者:谢团长的儿子谢继民来的时候,你也非常地激动?
杨老:原来通过电话,没有见过面。对于谢团长的死,我们(指524团2营官兵)都很痛苦。
记者:您有多少年没有唱《八百壮士歌》了?
杨老:60多年了。唱了也没有人懂,觉得没有意思。
记者:今年唱了很多次吧?
杨老:对,以前还是在(英租界)孤军营时唱的。
记者:这么多年了,你还没忘记歌词和曲子吗?
杨老:不会的,永远忘不了!
记者:我注意到,您把最后一句改唱成了“中国一定强”,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杨老:上次在电视台采访时,我就想把最后一句改一改。我们国家已经强了,不是以前(那样)了。那个时候,日本人想灭亡我们中国,所以要为大家鼓气,现在我们国家强盛了,所以要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