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国政府的“春晓”油田开发计划,突然受到日本政府的横加指责。并指称中国企图要独占东海的海底资源。中日之间的矛盾再度爆发。
让我们先看看相关新闻报道“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与英荷壳牌公司和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19日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东海五个合同区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合同。
这5个合同区分别名为春晓,宝云亭,27/05,12/21和20/14,位于东海西湖凹陷区域内,总面积为22,000平方公里,处于距上海东南方向约500公里的东海大陆架上。
合同签署四方将按照中海油30%,中石化30%,壳牌公司20%,优尼科公司20%的比例投资并享受收益。 ”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称,日本执政自民党日前提出《维护海洋权益报告书》,建议日本政府设置以首相为首的‘海洋权益相关阁僚会议’,制订综合海洋权益保护措施,尽早在东海海域中间线日本一侧展开海洋资源调查,并允许民营企业在这海域开采石油气等资源。报道称,日本此举是为了对抗中国在东海建设‘春晓油气田’。 ”
其实中国政府早在95年前就证实春晓油田存在的大量的天然气资源。这次时隔数年之后,中国政府同意中国石油公司与英美石油公司共同合作开发春晓油田,标志着中国对海洋权益和资源的日益关注,并开始真正对自己所拥有的海洋权益进行实质性的开发。
近几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能源危机日益显现,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的能源紧张,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石油资源已经大量依赖进口。石油安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进步道路上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而中国海上资源最丰富的东海和南海,却与周边国家存在严重的主权争议。所以上个世纪提出了“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构想,但依国际惯例,只有实际拥有,才有最大的发言权。
此次中国在自己大陆架上的春晓油田进行开发,日本政府突然发难,其实有其深层次原因。纵观最近的“安大线”计划,钓鱼岛之争实质就是能源之争。日本之所以在这几个问题上屡次与中国过不去,既有日本本国能源需求的需要,也有日本遏制中国的战略需要。
从中国政府来看,从前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先台海,后南海,最后才是东海。也就是说,中国的战略考虑是,先解决台湾问题,再解决南海争端,最后再解决与日本的钓鱼岛之争。
但显然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危机不断加剧,南海各国蠢蠢欲动,而排在最后的东海却已经完全表面化了。大有矛盾加剧的迹象。而这个大背景就是中日两国自胡锦涛当政后,全面的政治角力。先是京沪高铁计划,大陆民间保钓运动的全面挺进,安大线之争的彻底表面化,冲之鸟之争。再到现在的春晓油田。而未来的泰国石油管道计划,将是中日战略角力的彻底总对决。
而日本国内近来也不断渲染中国海洋调查船的威胁,而中国明级潜艇公开在日本附近的国际航道上浮,更是有明显的战略示威。目前来看,日本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感到越来越担心,但不得不与中国进行战略合作。但中国目前来看,能源危机的加剧,和对海上石油生命线的依赖,已经迫切要求改变中国以前的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初衷。
很显然中国自身内部的经济杠杆,改变了中国外交政策。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中日两国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愈演愈烈,从目前来看,安大线,春晓油田之争只是序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泰国的石油管道计划将成为中日矛盾爆发的总导火索,可以这么说,将来谁赢得了泰国的石油管道计划,谁将赢得战略主动权。
泰国石油管道计划的设想是“在马六甲海峡以北、泰南中南半岛陆地最窄处的克拉地峡开凿运河,直线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从而使油轮能从泰国西海岸的安达曼海经由运河直达太平洋海域的泰国湾,以取代马六甲海峡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贸易枢纽的地位。 ”
目前来看,普遍的认为,将来的泰国石油管道之争,将是中日能源斗争的关键。